香港首宗病例服特敏福四歲童精神錯亂

香港首宗病例
服特敏福四歲童精神錯亂

【本報訊】「媽咪,你哋去咗邊呀?係咪匿埋咗呀?」沒有精神病紀錄的4歲男童,上月底獲流感診所處方特敏福,服用後精神錯亂、胡言亂語、認不出家人,及後更失去記憶,一度懷疑患上腦炎或腦膜炎,男童最後卻不藥而癒,醫院的文件顯示,男童精神錯亂相信與服用特敏福有關。藥劑師組織相信個案是本港首宗病例,建議醫護人員日後處方特敏福時,向病人及家長清楚解釋副作用。 記者:張嘉雯

彭女士的兒子上月出現流感症狀,向私家醫生求診,情況未有改善,兩日後到仁愛普通科門診,獲處方特敏福,兩日後確診豬流感。
男童在服藥期間曾出現視力模糊,完成整個療程後卻出現精神錯亂,「好似變咗第二個人咁,唔識講嘢、淨係識喊,語無倫次,唔係4歲小朋友應有嘅表現,所有功能好似冇晒咁,瀨尿,變到好似個BB。」彭女士大驚下帶兒子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被安排在隔離病房留醫。

曾問藥物有否副作用

男童入院後接受一連串檢查,但找不出病因,彭與護士閒談間,才得悉精神錯亂是特敏福其中一種嚴重副作用,「佢問我『乜你哋唔知有呢個副作用o架咩?』,跟手攞張單張畀我睇,我嗰時先開始懷疑係同特敏福有關,我之前喺流感診所有問過種藥有冇副作用,佢話冇,如果姑娘唔同我講,我咪一路都唔知!」
彭女士指,醫院一度擔心兒子患上腦炎或腦膜炎,多次注射抗生素,她及家人非常擔心,日日以淚洗面,「原本好好哋,接受唔到佢突然間咁,食飯又唔識,玩開嘅公仔又唔玩,儍更更咁,(入院)頭三日嘅記憶直情冇咗,係咁講『媽咪,你哋去咗邊呀?係咪匿埋咗呀?』,講說話又不斷重複,係咁話『我好急尿』,然後除褲屙,但係屙一滴咁多,叫佢唔好再講,佢停一陣又講。」
住院第五日,男童開始回復清醒,至第九日,醫生向彭女士表示找不出病菌,但無解釋原因,「佢話唔可以排除關特敏福事,不過就算關事都冇辦法,因為冇嘢可以幫到佢。」
院方向病人發出轉介信,記錄男童的病情,內容指,相信男童精神錯亂及語無倫次與感染無關,與過往服用過的藥物,包括特敏福及其他傷風感冒藥物有關。
彭女士不懂得醫學名詞,看到報章有豬流感女患者服食特敏福後企圖自殺的報道後,才恍然大悟,決定站出來,「我唔係想要錢,係唔想再有下一個受害者,應該畀家長考慮食唔食,你處方畀我我咪食囉,點知會食到儍啫,好得番就話,唔好得番你話點算,唔知會唔會有永久創傷。」

特敏福除了藥丸,還有主要供兒童服用的水劑。互聯網

「個個都食咪黐晒線」

她擔心特敏福會影響兒子的長遠發展,要求取回所有醫療報告,「醫院淨係畀封信我,係驚我哋真係會追究,定係刻意隱瞞?我自己咁慘,唔想人哋都係咁,家全部香港人都蒙在鼓裏,個個都食咪黐晒線!」
衞生署表示,收到屯門醫院通報,男童被列作懷疑腦炎個案,署方暫未收到病人服用特敏福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美國及日本均曾出現17歲或以下人士行為異常、神志不清的報告,認為情況值得關注,該會提醒醫護人員,在處方有關藥物時,要告知患者藥物的副作用,家長亦要留意小朋友服用後有否出現行為異常。
屯門醫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醫管局表示,截至10月21日,共處方特敏福予19,911人次。
世界各地均有服特敏福後出現精神錯亂報告,當中又以處方該藥最多的日本為甚,當地有病人服藥後自殺身亡,當局已要求醫學界避免向兒童及青少年處方該藥;美日兩國亦指示藥廠在特敏福說明書上加上警告字眼。

男童精神錯亂示意圖

1)彭女士帶兒子到指定流感診所求診,獲處方特敏福

2)服完整個療程後,男童突然精神錯亂、語無倫次及小便失禁

3)男童在屯門醫院留醫,其間曾失憶;群醫束手無策

4)九天後男童不藥而癒,院方向彭發出信件,指他精神錯亂相信與特敏福有關資料來源:彭女士

醫生處方前須評估利弊

【本報訊】微生物學家表示,兒童出現精神錯亂成因甚多,要證明是特敏福「惹禍」頗為困難,醫護人員需先排除患者受感染,才可推斷與藥物有關,一般的傷風感冒藥若服用過多,也可引致精神錯亂,醫學界處方特敏福前,會先評估利弊。

服過量流感藥也出事

香港大學傳染及感染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要證實特敏福導致精神錯亂並不容易,「冇一啲測試可以確實講到係關隻藥事,要靠醫生按照個時序推算,如果係食緊嘅時候出事,停咗就冇事,就容易啲估,但停咗藥之後先有事就好難講。」流感藥物服量多亦可以令兒童出現精神錯亂。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指,服用特敏福後出現精神錯亂的個案以日本最多,但仍沒有確實證據證明與特敏福有關,暫未知該藥對神經系統的影響;一般病人入院後,會接受腸病毒、疱疹病毒、腦脊髓液等檢查,排除病人受感染的可能性,才會推斷與藥物有關。
根據醫管局資料,特敏福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頭暈、眼結膜炎、流鼻血、皮疹等不良反應,此外亦可能引起肝炎、令皮膚剝落和潰爛的Stevens-Johnson綜合症及神經精神失調。
黃世賢認為,特敏福雖然有嚴重副作用,但情況甚為罕見,醫護人員會平衡利害,再作出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