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十年的內地創業板昨日正式啟動,滬深兩市均以高收迎接,滬綜指更在金融股帶動下,成功重上3100關。全周則漲4.4%,連續三周報捷。
儘管下周是限售股解禁高峯期,加上首批創業板企業將於下周五上市,惟專家普遍認為對大市影響不大。
解禁高峯期大市影響微
中證監主席尚福林昨在深圳創業板啟動儀式上稱,創業板開市交易的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推出創業板是培育和健全市場機制,是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惟創業板企業因股本規模小,經營風險及市場風險明顯高於主板企業,故防範風險是當局主要任務。
首批28家創業板企業下周五掛牌,平均市盈率為55.7倍。東海證券認為,首批創業板上市企業的高定價令不少投資者卻步,加上市場已消化創業板啟動消息,預計創業板對主板影響有限,大市會維持反覆走高格局。
金融及地產股昨日早段一度領漲,午後升勢收斂,由煤炭及有色金屬板塊接力,滬綜指在板塊輪流炒下升1.85%,收3107點;深成指漲1.73%,收12843點,全周升6.7%。兩市交投回復暢旺,成交激增27.7%至2548.5億元人民幣。
展望後市,下周有近2600億股限售股解禁,佔本月解禁量逾八成,涉及23家企業,當中以工行及上港集團為主,兩者解禁後將成為全流通股。
不過,若剔除財政部和滙金持有工行的2360億股,以及上海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持有上港92.8億股,解禁規模不足150億股,因此實質解禁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