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大師陳小舟 紅旗下石澳暢泳退休港大教授遇溺失蹤

精算大師陳小舟 紅旗下石澳暢泳
退休港大教授遇溺失蹤

【本報訊】紅旗高懸的石澳泳灘昨發生大浪吞人意外,香港大學統計及精算學系退休副教授陳小舟昨與女親友前往游泳,陳無懼風高浪急獨自下水,更游到離岸200米海面,其間疑體力不繼遇溺。海事處、消防處及警方出動搜救至深夜無果,其間陳的幼子趕至,遙望茫茫大海,擔心父親安危不肯離去。
記者:譚健文、卓永強

失蹤的港大退休副教授陳小舟(BedaChan),現年59歲。他早年負笈加拿大並在當地大學任教,98年受聘港大統計及精算學系出任副教授,擅長精算風險管理,06年離職時任高級教學顧問。多名曾與他共事的學者對他疑遇溺失蹤感到愕然,希望他吉人天相脫險。

游泳失蹤的港大退休副教授陳小舟。互聯網

警員向與陳小舟同行的婦人,了解事發經過。

平常多在泳池游泳

消息稱,陳小舟已婚,育有兩子一女,居於尖沙嘴區。其妻從事藝術工作,三個月前返回內地公幹,三名子女則留學英國,當中21歲幼子陳天靈早前畢業回港,現與父同住。陳天靈昨稱,父親懂游泳,但多數於泳池游水,他不知父親昨前往石澳游泳。
天文台指,受東北季候風及集結於台灣強烈熱帶風暴盧碧環流影響,本港沿岸地區較大浪及有暗湧。其中石澳泳灘風高浪急,康文署早上9時掛起紅旗,提醒市民不宜下水,救生員亦在岸上廣播。
至10時許,陳小舟與51歲姓何女姓親友及何婦的12歲兒子來到石澳泳灘,陳到附近士多租了兩張沙灘椅及一把太陽傘,三人安坐沙灘。消息稱,其間海面翻起大浪,陳小舟脫去衣服、把銀包等財物放於沙灘椅交女親友看管,自己獨個下水,當時海中泳客不多,大部份市民於海邊玩水。陳迎着風浪越游越出,據何婦稱,最後一次見到陳時,他游至離岸200米、第二及第三號浮台之間海面載浮載沉。
至下午約1時,何婦仍未見陳上岸,擔心其安危,囑咐兒子留下,前往男更衣室及男廁尋找卻無發現,感到不對勁,於是報警並向當值救生員求救。救生員即時廣播,要求所有在海邊玩耍市民上岸,然後分別駕水上電單車及在岸邊浮潛找尋。
警員到場向何婦了解陳小舟失蹤前的位置,其間海事處、消防處及警方船隻到達搜救,消防潛水員亦於防鯊網內外搜尋,可是因海水渾濁,加上海面不時翻起白頭浪增加搜救困難。另一方面消防員及警員亦登上附近礁石,用望遠鏡協助搜索。其間何婦坐在沙灘椅上,望着搜救人員憂心忡忡,更一度激動抱緊兒子。

陳的幼子(左)接獲警方通知趕抵現場。

事發前租用的沙灘椅,放有陳小舟的銀包等物件。

幼子至深夜始離去

兩小時後,陳小舟的幼子陳天靈接獲警方通知趕至,他望着留在沙灘椅上父親留下的衣物,一臉茫然。搜救工作一直延續至深夜,消防潛水員撤退後,留下消防員在陸上搜尋但仍無發現,陳天靈默然遠望漆黑海面,至深夜始離去。
港九拯溺員總工會總幹事主席郭紹傑指,懸掛紅旗泳灘不宜游水,而且海灘變數大、對體力要求高,發生意外機會亦增加。他補充,石澳泳灘平日已大風大浪,秋季吹起東或東北風,海面更波濤洶湧,市民要小心。
這是本月內石澳泳灘發生的第二宗泳客失蹤事故,本月4日清晨7時,18歲青年盧兆昌玩通宵後落海玩衝浪遭捲走失蹤,翌日在防鯊網底尋回屍體。

退休教授失蹤示意圖

上午10時許
1)石澳泳灘正掛起紅旗,陳小舟留下女親友母子,獨自游泳

約11時
2)陳游至離岸200米海面,疑風高浪急體力不支遇溺

下午1時
3)同行女親友找不到陳,報警求助

特稿
擅風險管理 為人沉靜聰明

昨日疑遇溺失蹤的港大統計及精算學系退休副教授陳小舟,在港大任教的八個年頭一直低調,甚少接受媒體訪問,其中05年他曾協助社聯就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出席立法會會議。本身是精算師的陳小舟最擅長風險管理,大抵連他自己亦估不到,昨日竟在紅旗懸掛、風險極高的情況下游泳出事,生死未卜。

曾助爭取退休保障

「我哋並肩作戰咗兩年,聽到呢個消息,好愕然!」05年時曾與陳小舟一起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昨直言難忘這名舊拍檔對學術要求的嚴謹和認真。他憶述當年兩人及其他義工,公餘時間出力,他最記得陳小舟不多言,但大家往往要就不同供款比率計算差額,這些普通人看來十分煩厭的工作,落在陳小舟手上都迎刃而解。黃洪指該計劃完結後,彼此多年無聯絡,沒料到昨日竟接獲失蹤噩耗。
陳小舟於1979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完成數學博士課程,其後在當地大學執教。98年7月他加入港大統計及精算學系任副教授,曾負責教授精算學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與他共事過的統計學系教授指,陳小舟十分聰明,擅長精算數學、風險管理及風險值,很多研究均一人獨力完成,公餘甚至假日都會回大學工作,不過他為人沉靜,較少談及個人家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