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在美國舉行氣候峯會,聯合國將於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氣候大會,現在新能源及氣候議題幾乎出現在每一次國際會議的議程之上,這大概都在去年油價衝上147美元之後才出現,所謂見過鬼才怕黑,可以說沒有高油價,也沒有新能源概念。
觀乎過去幾個月,油價及新能源板塊的確有着微妙的關係:例如油價在今年2月份開始上升,當時大部份新能源概念股都比大市先行,在2月尾起步;今年6月尾,油價在75美元水平見頂,開始橫行,新能源概念股便幾乎全部在7月中前見頂,其後反覆下跌兩個月,到最近油價突破75美元水平的橫行區為止。
靜待中央利好政策出台
現在,油價已企穩在80美元之上,一眾新能源股也乘着大炒家索羅斯入股新能源公司之勢,緊隨油價慢慢回升。其實,無論油價幾多,各國用油也不會減少,再生能源早晚要加速研究,但油價越高,各方肯花在新能源研究上的銀両,肯定也越多。上述關係便說明,油價波動同時也主導了新能源概念股的股價表現。再者,上日美滙指數創下了14個月低位,市場正對美元繼續投以不信任票,又令油價進一步上升。筆者觀乎圖表,若油價可以突破上日高位82美元,未來一段時間,油價仍會有可觀後續升幅。
在過去幾個月,除了產能過剩之外,新能源股未有為市場帶來太多好消息,但同期新能源概念板塊也調整非淺,所以筆者相信,大部份新能源股股價可能已見底,就算再回調,空間亦不會太大。現在只等中央政府利好政策出台,便有機會再展升浪。
當然,這類個股在下跌過程中累積了一定蟹貨,而且市場比之前更加着重基本因素,士佳預期炒風未必及得上早前熾熱。說到尾,新能源是長期投入,投資者亦必須更有耐性。不過,在油價向好的背景下,距離油價與新能源股比翼齊飛的日子,相信不會太遠。
張士佳
華富嘉洛證券投資服務部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