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昨「出爐」,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8.9%,連續兩季反彈,統計局指「保八」無慮。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幅續收窄,按月則持續上升,令通脹預期升級,分析認為,人民銀行發行央票續為日後微調手段,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下一步。
人行昨發行共16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央票,市場人士認為,或是受市場對通脹預期的影響,加上9月新增貸款超預期,此舉可能會被理解為適度收緊的訊號。
固投增33% 出口漸改善
固定投資和內需成為今年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第三季度GDP按年增長8.9%,較市場預期的9%稍低;首三季度增長7.7%,比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
內需方面,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首三季按年增長33.4%,較去年同期快6.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15.1%,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7%,比去年同期加快2.8個百分點,汽車與家具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外需方面,進出口總額首三季度按年跌20.9%,出口跌21.3%,進口則挫20.4%,但跌幅收窄,出口前景正在改善。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表示,出口有望於年底按年止跌,貿易業在明年料可為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CPI與PPI雙縮 按月續升
作為通脹「晴雨表」的CPI前三季度按年下降1.1%,但從7月份開始按月已由下降轉為持平,8月、9月分別上漲0.5%及0.4%。PPI按年下降6.5%,按月保持連續六個月上漲態勢,其中9月份按月上漲0.6%。兩個指數「雙縮」,表明通脹預期漸強。
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升8.7%,第三季度增12.4%,增長逐季加快,39個大類行業全部年增長。
大行評通脹
野村證券:儘管國務院促防通脹,但尚未有迹象顯示政府即將收緊政策
摩根大通:通脹正在加大,但在出口明顯出現回暖前,助經濟增長的政策仍不會動搖
巴克萊資本:貨幣政策將負起調整的重任,以控通脹,息口於明年下半年料會上調
美銀美林:今年底前不會加息,也不會上調準備金率,但會控制投資和信貸擴張
穆迪:出口仍弱,故不會立即收緊刺激經濟措施
首三季中國經濟數據概要
‧國內生產總值(GDP) 按年變幅:+7.7%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按年變幅:+8.7%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按年變幅:+33.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按年變幅:+15.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按年變幅:-1.1%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 按年變幅:-6.5%
‧進出口 按年變幅:-20.9%
‧進口 按年變幅:-20.4%
‧出口 按年變幅:-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