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特首曾蔭權推出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後民意劣評如潮,但政府仍推新一輪任命,人選卻全是來自公務員。有政府中人指,原本以副局長培養政治人才的想法,已證明失敗,政府要增加問責班子的「戰鬥力」,只能向公務員隊伍埋手,最終無法解決依靠公務員治港的老問題。
無法找其他界別人選
有政府中人指出,根據特首的原意,是在原有公務員隊伍以外引入其他界別人士,培訓為日後治港人才,但自推行有關制度後,不少非公務員背景的副局長、政治助理均被指為「唔夠班」,甚至處事失誤而弄出政治風波,部份局長索性將部份政治游說工作交由常任秘書長負責。
今次任命兩名副局長全來自公務員隊伍,顯示政府無法物色非公務員合適人選,局長也情願在公務員找政治副手,減少與公務員磨合時產生的種種問題,換言之,日後政府管治團隊仍掌握在公務員手上,只是部份人選擇從事政治工作,其他人則以常秘作為目標。
前港區人大代表李鵬飛認為,事件引伸的另一個問題,「係下屆特首可以去邊度搵班底;連埋行會成員要成四、五十人,去邊到搵?」他認為中央必須重新考慮在港推動政黨政治的可行性。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