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減輕教科書價錢,小組建議在2010/11學年斥資4,000萬至6,000萬元,在全港20至30間中小學推行一個為期三年的試驗計劃,測試及評估不同電子教學模式,局方會於本學年向全港學校發放一次性撥款,預算總金額同為4,000萬至6,000萬元,作為學校未來三年的電子學習資源。有關注組擔心措施沒有針對性,會流於空泛。
將以小學為主
建議試行的「推行電子學習」試驗計劃,參與學校將以小學為主,由學校按意願自行選擇參與計劃與否,而各校所得資源將按需要分配而非劃一,計劃也設有檢討機制作監控。
小組建議局方於本學年投放額外資源發展按學科建構的「課程為本學與教資源庫」,以及開展初中的電子學習資源庫。此外,也建議一筆過撥款予學校購買電子學習資源,由於現時大部份學校均已利用教育局津貼購買電腦硬件,因此資源將主要用作購買軟體及教材之用。
香港互聯網協會電子學習關注組批評,建議缺乏針對性並流於空泛,未能追上科技發展及學習模式轉變。自02年起試行電子書包試驗計劃的佛教黃藻森學校,校長鍾振文表示,引入電子資源學習後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下學年有意報名參與新一輪試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