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豪宅大廈,從三十九樓,一跳就是六十樓,說是「誤導消費者」?笑話。
「消費者」不是瞎子,也不是白癡,他會心算,自然知道三十九樓之後,突然斷層,變成六十樓,一個願意這樣叫,一個願意抬着白花花的銀子來買,與旁觀起哄者何干?
一層樓的數目字,以所謂「文化研究」的「學者」的流行話,只是一個「文化符號」。只要買家願意,賣家喜歡,雙方一勾搭好,明明是三十三層天,就叫做十八層地獄,買回來之後,客廳裝修成黑色,半截牆壁,漆成火燄的紅色,表現業主反斗叛逆貪玩的性格,有何不可?
有市民「投訴」,說是「誤導消費者」,買一層豪宅,不同買一罐奶粉,奶粉的包裝紙上列寫的成份:牛奶、糖、脂肪、蛋白,明明有三聚氰胺在裏頭,他故意不說,奶粉的成份,消費者看不見,摸不着,這才是誤導。
然而,一幢摩天大樓矗立在地上,六十八樓,忽然跳到八十八,就是為了迎合中國農民人口的迷信,中間差了二十層,一看就知道。有點幽默感的,哈哈一笑:難得地產商的想法有如此飛躍的突破,老子在山西開煤礦,圖的就是發發實實,這房子,我現金買定了。
中國舊時的建築,一向有想像力,不像今日北京之釣魚台賓館,叫一號樓、二號樓,通用仁、義、禮、智、信之類,或更有詩意,前清中南海的帝宅:三希堂、豐澤園、藕香閣、西花廳,不叫做甲屋、乙樓。
為什麼大廈一定要二樓、三樓、四樓的數上去?完全可以從低往上,叫福、壽、吉、祥、禎、德、禧、祿。中國人的住宅,不必受阿拉伯數字的規範:家住白建時道醉月閣鳳儀樓德禧層丑室,業主一襲青花棉襖來開門,客廳中供奉着一叢春桃,盡見氣派。
至於火警,機率甚低,可以雙制並用,報警的時候,生死關頭,當然不會說「德禧層着火」,而是明白告訴消防局:十六樓。正如閣下名叫鄭創昌,取了一個英文名字查理,在美國,你會對美國人說:CallmeCharles,而不說本名:Chengchong-chang。
把六十九樓,叫成八十八,是打破思想框框,創意的開始。買家和賣家,不要理會周圍指指點點的小八公八婆,正如一對淫男蕩女,自願歡好,不必理會旁人教他倆用什麼姿式。英文叫FirstFloor,中文叫二樓,殖民地時代早就「混亂」了,拜託,長大一點,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