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知道政府要推出慳電膽現金券的時候,真的覺得十分可惜。最大的原因是,作為一個環保分子,我們最重要的是減少浪費。政府現在如果鼓勵每位市民購買新的慳電膽,就是等於說,他們要等到這個慳電膽在幾年後壞掉,才可以換成更環保的LED燈。所以,其實是變相增加碳排放,阻礙新技術的普及。
邱騰華說,現在由於目前沒有國際通用LED標準,所以不能推廣LED燈的使用。這個解釋實在是莫名其妙。就因為沒有一個通用標準,你就應該在某種環保技術開始大幅普及的時候,去盡力破壞那種技術的普及嗎?
每一種新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到某個臨界點就開始大幅普及。其實,LED燈可能現在正到達這個臨界點。
或者,如果我們要判斷有哪些技術是開始成熟,可以廣為市場接受,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看一下行業展覽,看看廠商展示甚麼產品。
阻礙新技術的普及
剛剛在香港結束的電子展或者在廣交會的燈光部份都可以發現,在十月份的展覽中,LED廠商的數目大幅上升。以廣交會為例,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展商是展示LED燈,這個比例比以往大幅提高,也就是代表這種技術在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價格大幅下降。現在,非知名品牌的LED燈膽,已經不會比知名的慳電膽貴上很多。
香港在目前這個最關鍵時刻推出慳電膽現金券,就是變相全力去打擊這些環保技術的普及。
或者,用另一角度,我們是否應該想一下,在整個用電過程中,照明所佔的比例有多少,跟空調、製冷或製熱相比,佔多少比例?我們如果能夠鼓勵市民少開空調,是否對減碳有更理想的作用?
節能技術日新月異
在最近的這些展覽中我們會發現,有不少廠商在展示更環保的製冷技術,如環保冷風機。或者,空氣能技術,能夠同時製冷及產生熱水,用電量都比傳統空調要低很多。現在開始普及一種噴霧風扇,吹風的同時會噴霧,可以更有效降低室內溫度。這些都是成熟,但不大為香港市場所認識的技術。
此外,在今年的廣交會上,還有不少利用太陽能及風力的技術,很多都不是大型系統,可以讓市民隨便選購,或者不需要裝在風力很大的地方。但是,要推廣風力發電,更需要的是,政府在建築法例方面的配合,明確甚麼地方,如何安裝,如何讓市民減少其他開支及手續。是否可以鼓勵再生能源的使用。
或者,更簡單,是否應該鼓勵市民錯開高峯期用電,分時電價,在晚上低用電量時使用電器,購買一些可以調整時間的電器,或者購買蓄電設施,減少兩電在高峯時的用電量。
目前各種環保節能技術日新月異,政府能否充份掌握,哪一種技術對香港整體市民是最好?還是政府應該集中精力,在資訊層面,讓市民了解各種相關技術的優點及缺點,在政府層面多加採用,為市民提供示範作用。同時,在相關法例方面配合,協助市民去安裝各種環保技術。
阮盈儀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