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從憂心忡忡到保八在望,中國經濟能否實現越級跳,成為市場焦點。在公佈第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前一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報喜,今年首三季的經濟發展情況,不但較年初預期的好轉,更提到回升向好的趨勢得到「鞏固」。 記者:尹燕麗、張活儀
國務院昨日舉行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四季度工作,會議內容被認為是於年底前開中央工作經濟會議,討論明年經濟工作方向的前奏。據悉,明年經濟與財政政策的主題仍是「保經濟、保民生」。
政策主調 保經濟保民生
會議上表示,第四季度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係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表示,此舉體現了今後對通脹風險的重視,對貨幣政策影響較大,但今年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常務會議上總結首三季經濟表現,就是經濟增速逐季加快,需求結構明顯改善,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銀行大開「水喉」令經濟勝年初預期,回升向好的趨勢要得到鞏固。在今年召開討論經濟形勢兼部署未來穩經濟增長的常務會議中,今次是首次提到「鞏固」這兩個字。然而,會議亦提醒,全球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中國又豈能獨善其身,「鞏固」之勢似仍脆弱。
一些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蘇,但基礎不穩固、動力不足,外需萎縮的局面持續。國內方面,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民間投資意願不強;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凸顯,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信貸結構不合理,流動性管理難度增加。
要延續經濟增長動力,中央未來續重點推進七項工作,其中包括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增強貸款增長的可持續性。至於今日派發首三季經濟情況;各大經濟學家預測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三季有望「衝九」,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第四季更預計可重現正數。
學者料CPI今季轉正數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透露,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8%以上,第三季度或將超過12%,遠高於前兩季的5.1%及9.1%;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逾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33%;期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萬億元以上,按年增長逾15%。中國經濟已實現企穩向好、觸底反彈的「V型」增長。
滙豐環球研究亞太區高級經濟師范力民預計,內地第三季GDP增長為9%,預計全年內地GDP增長為8.1%,明年預測則為9.5%。並相信人民幣需要至明年中才會重拾升軌,預計至明年底人民幣升值4至5%。
國務院部署第四季度經濟工作
1.保持需求穩定增長,並推動消費
2.抓好農業生產,特別是秋冬種工作
3.推進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
4.加強煤電油氣運調節
5.改革醫藥衞生體制
6.增強貸款增長可持續性
7.妥善安排好群眾生活,包括高校未就業畢業生、農民工等的就業安排
巿場對第三季度經濟預測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
‧第三季GDP有望達9%,全年超8%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
‧第三季GDP達9%,11月CPI轉正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
‧9月CPI按年降0.8%,按月升0.4%
摩通中國市場董事總經理兼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
‧2010年,GDP達9.5%,CPI達3%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
‧第三季GDP輕鬆超8%;今年年底、明年年初,CPI轉正、出口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