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高速鐵路網發展迅速,北京至深圳的高鐵2012年投入服務,但本港的高速鐵路計劃昨天才拍板,港府還要大灑金錢倍加賠償額,利誘受影響的村民交出土地,務必令廣深港高速鐵路今年底動工,趕及在2015年通車,以免香港被邊緣化。然而,造成今日的局面,責任在於港府議而不決,到作決定時又出錯,導致原訂2012年通車的目標一再押後。
港府2000年提出區域快線計劃,建造高速鐵路,與內地高鐵網絡接軌,其後進行深入研究,但在共用管道及專用通道之間一直議而不決,其後政府內部主流意見是區域快線客量不足收回投資成本,與西鐵共用管道可減少投資,於是初步決定共用管道。
有信心村民接受賠償
當進一步研究時,卻發現西鐵路軌的軌距不足,比高速鐵路的標準狹窄,除非拆除西鐵軌道重鋪新軌,同時要求西鐵服務停頓二至三年,根本不可行。
有見及此,港府於是轉軚向外聲稱專用通道是唯一的選擇。計劃已因此拖延幾年,06年起政府全力研究專用通道的方案,連串的財務可行性、工程可行性、環境評估等研究一一完成,最後是收地賠償問題。
面對菜園村村民激烈反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不能再拖之下,決定以金錢換取時間,不惜動用逾20億元,以法定賠償額一倍以上,希望利誘村民接受,該局亦有信心村民在明年2月限期前最終都會接受,否則就要放棄加碼的賠償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