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慳電膽醜聞的面子和裏子 - 吳志森

化解慳電膽醜聞的面子和裏子 - 吳志森

曾特首「明益親家」的慳電膽醜聞,並不如他的首席智囊劉兆佳所預料,不會構成重大政治危機,正正相反,醜聞將越演越烈,越挖越深,就像一個越來越大的計時炸彈,隨時會炸掉曾蔭權的誠信,相關官員的公信。如果曾先生繼續死不認錯,死頂下去,連整個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都會因此而賠了上去。

推卸責任未能得逞

慳電膽政策如何出籠,實在存在太多疑點。沒錯,政黨和環保團體曾經提出用慳電膽代替鎢絲膽,也曾經建議發放現金券鼓勵市民購買,即使政府真的借用了政黨環團的意念,也不足為曾蔭權脫嫌。除非曾特首對親家經營甚麼生意根本一無所知,親家就是人稱「慳電膽大王」的香港慳電膽最大代理商,否則政府推出二億四千五百萬元慳電膽現金券,自己的親家就是最大贏家,對擺在眼前的利益衝突都視而不見,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官員把經濟機遇委員會拉落水,說他們是慳電膽政策的始作俑者。但經機會成員個個「耍手擰頭」,說討論節能政策是一籃子的整體方案,慳電膽只是其中一個小環節,根本沒有單獨成為議題。把經機會推上火線的計謀,未能得逞。
環境局長邱騰華三番四次強調,他不知特首親家是「慳電膽大王」,但只要問問任何一位業界中人,都可以一五一十把這位皇親國戚的資料傾囊相告。令人不解的是,政府推出任何政策,為免反彈,第一個諮詢對象,就是業界。但局長邱騰華今次偏偏沒有問過慳電膽業界任何意見,只諮詢了負責派送現金券的兩家電力公司,真是何其巧合,也何其詭異。
慳電膽雖然可以慳電減排,但對環境的影響,早有「贏了藍天,輸了綠地」的激烈爭議。每個慳電膽裏面的水銀氣體,都是劇毒物質,吸入足以致命。如何運送安裝?如何棄置回收?打開美國環保局網頁,都有講述。打破慳電膽,要把窗戶盡開,離開現場,待水銀氣體散失,清理破碎玻璃時也要萬二分小心,每個步驟,網頁也非常細緻詳盡。美國一些州分,已經嚴格立法限令回收。內地的中央電視台網頁,呼籲推廣慳電膽(節能燈)的同時,要制訂嚴格配套措施,以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香港突然推出慳電膽強迫大贈送政策,回收配套不足,處理能力未逮。慳電膽壞了當普通垃圾埋在堆填區,劇毒水銀污染空氣和土地,無法清理,後果嚴重。在家中換燈膽時,不小心打破了,如何處理才能避免吸入水銀氣體,一般市民根本連這些普通常識都缺乏,就突然遍地開花強迫家家戶戶安裝慳電膽,不是將環境,將人命看得太兒戲了嗎?

應收回成命並道歉

如何化解慳電膽醜聞,成為了曾特首身邊一眾化妝師最頭痛的緊急任務。其實又有甚麼難度呢?最徹底的辦法,就是收回成命,鞠躬道歉。退而求其次,就是擴大一百元現金券的用途,可以買包括慳電膽在內的其他節能產品,一來可以洗脫「明益親家」的嫌疑,又可以不改推動節能減排的政策,不失為可以兼顧面子和裏子的好辦法。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