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歷時七年之久的電力改革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發改委批准中鋁(2600)旗下撫順鋁業與華能伊敏電廠開展直接交易試行方案,直購電正式「開閘」,電價成本降低令電解鋁企業直接受益。
電力成本佔電解鋁企業總成本的40%,直購電正式啟動將大大降低企業成本。今年3月,發改委首度開放20%售電市場,中鋁、雲鋁、關鋁等15家大中型電解鋁企業成為直購電試點單位,而此次撫順鋁業與伊敏電廠是得到發改委批復的第一個試點項目。
按照發改委批復方案,撫順鋁業與伊敏電廠直接交易輸配電價標準為:東北電網公司輸電價格每千瓦時0.017元;遼寧省電網公司基本電價執行大工業基本電價標準,電量電價每千瓦時0.10元(人民幣.下同)。
國家電監會市場監管部官員表示,這是首次由政府對輸配電價進行專門核定,是電力改革的一大突破。
有助打破電網壟斷
撫順鋁業與伊敏電廠自主協商,最終獲得的購電電價比原來便宜7至9分錢/千瓦時,以年耗電約30億千瓦時計,撫順鋁業一年可節省成本2.1億元至2.7億元。
一家參與試點的電解鋁企業對本報指出,與電廠的協議電價會隨實際用電量而變化,直購電放行後,企業將直接與電廠協定購電量和購電價格,而只需向電網企業支付輸配費用。
對於電網企業盈利會否受到影響,發改委批復特有規定,發電企業和大用戶暫不需向電網企業繳納輔助服務費用,但條件成熟時,輔助服務可單獨核算,意味電網企業輸配電價或將進一步調整。
發改委價格司電力價格處處長李才華稱,改革令電企有選擇權,有利於打破電網壟斷,同時有利於發電企業擴大電量銷售,令盈利增加。
在發改委批准的15家試點企業中,中國鋁業旗下共9家分、子公司入圍,電解鋁產能佔全國63%,成為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