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國藥盼注資拉動股價 - 譚紹興

投資學堂:國藥盼注資拉動股價 - 譚紹興

日前談及北京控股(392)時,不禁憶起當年上海實業(363)、北控上市時的賓虛場面,筆者的前上司皮蛋黃有參與這些股份的上市前期工作,故在HappyHour時曾聽他滔滔不絕地講了不少當年上市的瘋狂趣聞。這兩股份可謂標誌着紅籌股在本港的最光輝時刻,惟上市不久便遇上亞洲金融風暴,紅籌股亦由燦爛歸於平靜,跟着便由國企股主導了。
剛巧上周上實公佈為配合母公司進行醫藥業務重組,因而出售全部上實醫藥股權,及把其他醫藥業務一併出售給母公司,在整個過程完結後,上實便全面退出醫藥業務。近年上實已先後將其他非核心業務出售,例如早前出售了持有的中芯國際(981)及光明乳業等股權,再加上這次出售醫藥業務,隨着一連串的出售非核心業務後,估計上實日後會更加專注國內的房地產及基建業務。
同時,在出售了這些非核心業務後,上實差不多變為一間純現金公司,相信短期內將會有收購或由母公司注入資產的行動。以上實現時每股資產值50-54元計算,目前正處於逾20%折讓,相對過往情況來看,上實的估值漸變得吸引。
由於國藥控股(1099)上市的關係,筆者亦漸留意國內醫藥股的情況,察覺隨着上實出售其持有的醫藥業務後,內地A股市場將會出現一間市值最大的醫藥股──上海醫藥。由於國內上實集團控股的三家醫藥上市公司,上海醫藥A股、中西藥業A股及上實醫藥A股,將會以上海醫藥A股為平台,三合一整體上市,因而打造為國內第2大的醫藥企業,僅次於國藥集團。
在資產重組完成後,這間新上藥將會覆蓋原料藥、化學製藥、中成藥、醫藥流通及醫藥零售等,具有頗強大的規模優勢及競爭力,故市場猜測,這亦會刺激其他醫藥企業的整合,尤其是剛來港上市的國藥。

中冶5元可望企穩

在半新股中,國藥的表現頗為不俗,惟筆者始終感到,在現水平,國藥的估值已頗貴,除非稍後有其他優質的注資項目,否則不容易維持現時的高股價。隨着上藥的重組,市場亦正期待國藥的注資行動,且看能否將股價進一步推高。
當日緊隨國藥上市的中國中冶(1618),近日其A股漸在5.50元人民幣水平找到初步支持,中冶H股亦有望喘定,以其與A股兩成多的折讓計算,相信5港元應可企穩。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