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的心臟位置,其周邊建築的風水佈局歷來都備受關注。由於當局無意移走為慶祝建政60周年在廣場豎立的56根民族團結柱,其中涉及的風水因素引起熱議,不只涉及中共的運勢問題,更直指江澤民與胡錦濤的權鬥。
有說為江澤民抑陰壯陽氣
江澤民曾公開表示,作為中共總書記,他是無神論者,但個人對宗教有興趣,每年都要去一個宗教場所。他基本上做到一年拜一廟,迷信風水之說也一直廣泛流傳。坊間言之鑿鑿的是,江澤民擔任總書記後曾聽從風水師的建議,加高天安門廣場國旗旗杆的高度,以壓住毛澤東紀念堂的陰氣對天安門城樓,即對主政者的衝擊。
還有傳聞指,江澤民卸任黨政軍最高職務前,對廣場周邊建築的風水下了一番工夫,以圓形的國家大劇院壓住西面的白虎位,以長方形的公安部新大樓壓住東面的青龍位,目的是「鎮前任、壓後任」,以延續自己的運勢。這個傳聞也令人想起毛澤東在中共建政之初故意顛倒文東武西的格局,將革命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分別建在廣場東側(左側)、西側(右側),有違中國以左為尊、以民為重的傳統。
至於毛澤東紀念堂對天安門廣場乃至北京風水的破壞性,幾乎是堪輿界的共識。但對於當局可能將56根民族柱永遠保留在天安門廣場,則有不同解讀:有的認為這些陽剛之柱,有抑陰壯陽之效,是江澤民加高旗杆高度的延續;有的則認為,這些無根巨柱屬陰,等同是向紀念堂上香,化解了江的風水佈局,有助胡錦濤的氣運。
筆者不懂風水,也不知高層在決定天安門廣場的民族柱去留時是否各自問計風水師,對這些傳聞只能姑妄聽之、錄之。但在江、胡權鬥白熱化之際,如此繪聲繪影的故事深具中國特色,增添了高層權鬥的神秘感。如果官員的選舉、權力的交接,都在陽光下而非鐵幕後進行,這些故事的傳播力肯定大為遜色。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