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一直未有放棄對美元的沽售。他們看淡美元,不但是質疑聯儲局的加息能力,更憂慮聯儲局有可能會繼續擴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規模。
投資者有此憂慮是可以理解的,從上周四聯儲局公開9月22至23日的議息會議紀錄中,不難發現各委員曾討論如美國經濟遲遲未見好轉,應否繼續考慮加推量化金額以改善經濟;更有委員支持不論實體經濟好轉與否,也應考慮擴大量化規模以加快復蘇步伐。
擴大量化規模意味加印銀紙,當美元在市場上供應增加,幣值下跌在所難免。既然聯儲局一直未有放棄擴大量化規模的念頭,投資者對美元貶值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憂聯儲局擴大量化
雖然近期美國公佈的經濟數據普遍好轉,美企公佈的業績也使人喜出望外,但為何未能降低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憂慮?首先,據市場估計,美企第三季整體業績基本上仍將按年下跌22%;再者,美企業績扭轉,很大程度是拜弱美元所賜,不代表經濟改善。
反觀美國經濟,有兩點值得留意:
一、美國企業至今(截止9月份)已裁減逾26萬員工,企業一日未停止裁員,經濟的內在隱憂也難以消除。
二、本周五美國將公佈9月份二手樓銷售數字,這數字連續數月有出色表現,但眾所周知是依賴政府資金支撐所致,一旦缺乏政府資金情況或將不一樣,猶如9月的零售銷售數字,在缺乏政府換新車方案支撐下,隨即急跌。
現時美國政府支撐樓市的方案主要有兩招,每人8000美元的首次置業稅務優惠,及聯儲局購買1.45萬億美元按揭相關債券。但據了解,首置稅務優惠將於11月底完結,屆時樓市會失去一重要支柱,這正是投資者擔心聯儲局不但不能加息,甚至有機會擴大量化規模的原因。
美元弱勢首選澳元
聯儲局未有打消擴大量化規模的念頭,美國內在經濟又存隱憂,加上近期美元急跌歐美財金官員也不加以阻止,這一切均給予炒家更大信心沽售美元。當美元勢弱,我們要找一隻具潛力的外幣吸納,眾貨幣中最具實力的相信是澳元。
澳央行不用我們猜測,早於月初已展開加息周期,上周央行行長高調表示,澳洲經濟復蘇已出現,無理由繼續維持低息政策,更指該行不會「膽怯」於加息。言論隨即增強市場對澳央行可能提前於11月3日的議息會上,再加息0.25厘的預期。
當澳元息率接連上升,與美元息率無疑形成強烈對比,料澳元於90美仙支持力強,上望95美仙。
溫灼培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