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調 施政報告不切實際 評價回歸後最差煲呔衰過老董

港大民調 施政報告不切實際 評價回歸後最差
煲呔衰過老董

【本報訊】新一份施政報告硬銷的「慳電膽券」,爆出特首曾蔭權未有申報姻親為飛利浦代理商的利益輸送風波,加上政改「冇料到」、扶貧「交白卷」,市民對報告不滿升溫,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顯示,此施政報告創下曾蔭權任內「一高兩低」:不滿報告者高至31%,滿意度則跌至19%新低,連評分也低見49.8分。高達30%市民更認為報告的「群策創新天」主題不切社會實際需要,為回歸以來新高,較前特首董建華任內更不堪。記者:許偉賢、林俊謙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上周三特首發表施政報告當日進行調查,30%受訪者表示滿意報告內容,不滿者則為28%。不過,港大其後三日向508位市民進行的調查顯示,滿意者急跌11個百分點至19%,不滿者則增3個百分點至31%,創其任內五份施政報告的新高與新低。連市民對施政報告的評分也是其任內最低,只有49.8分,較上周三的調查跌3.7分,反映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態度變得負面,當初未表態的市民開始表示不滿。

慳電膽政策激起民憤

與此同時,雖然45%受訪者指施政報告的「群策創新天」主題切合社會需要,但高達30%受訪者指有關主題不切合社會需要,為特區回歸以來最高,換言之,此數字較董建華任內六份施政報告更高。
被曾蔭權「忽視」的紓解民困與政改問題,普遍市民卻非常「上心」。59%受訪者不滿施政報告未有措施紓解民困,遠高於滿意的22%;41%受訪者也對報告未有詳談政改諮詢表示不滿,較滿意有關處理手法的38%為高。
新一份施政報告亦影響市民對特首施政方針的態度,最新數據顯示,只有25%市民滿意特首施政,較兩周前下跌5個百分點,不滿者則增至34%。

「政改更加冇料到」

各主要政黨普遍認為,慳電膽政策是導致市民不滿施政報告的「元凶」。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稱,慳電膽政策激起市民不滿,曾蔭權應亡羊補牢,盡快調整慳電膽政策,例如將計劃擴大至市民可自行選購其他環保產品,才可平息民憤,「否則只會引起更大民意反彈」。
工聯會王國興也指慳電膽風波惹怒市民,「政府叫市民用慳電膽,應該係鼓勵而唔係懲罰;家好多街坊都話好失望,覺得政府夾硬嚟。」他指施政報告忽視對基層市民的照顧,難免增加市民怨氣,指政府必須優化慳電膽政策,「唔好加電費」,同時「加碼」扶助基層,聲言「如果政府唔做調整,市民反感一定再增。」
公民黨陳淑莊也反問,「慳電膽係今次施政報告唯一派嘅糖,但就派到一PAT屎咁,市民點會滿意?」她直斥施政報告未為特區指引新方向,「政改更加冇料到」,「市民眼睛係雪亮,大家都見到(施政報告)一份不如一份。」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回覆本報查詢時指,慳電膽政策的爭議本月16日變成報章頭條新聞後,施政報告評分的確有所下跌,相信可能與慳電膽政策爭議有關,但同時可能涉及其他因素。

施政報告主題歷年評價

《曾蔭權任內》
09年主題:群策創新天
切合社會需要:45% 不切合社會需要:30%

08年主題:迎接新挑戰
切合社會需要:57% 不切合社會需要:24%

07年主題:香港新方向
切合社會需要:69% 不切合社會需要:9%

06年主題:以民為本 務實進取
切合社會需要:71% 不切合社會需要:14%

05年10月主題:強政勵治 福為民開
切合社會需要:72% 不切合社會需要:8%

《董建華任內》
05年1月主題:合力發展經濟 共建和諧社會
切合社會需要:77% 不切合社會需要:10%

04年主題:把握發展機遇 推動民本施政
切合社會需要:49% 不切合社會需要:19%

03年主題:善用香港優勢 共同振興經濟
切合社會需要:61% 不切合社會需要:18%

02年主題:(02年施政報告改至03年1月發佈)

01年主題:鞏固實力 投資未來
切合社會需要:45% 不切合社會需要:25%

00年主題:以民為本 同心同德
切合社會需要:63% 不切合社會需要:17%

99年主題:培育優秀人才 建設美好家園
切合社會需要:69% 不切合社會需要:15%

98年主題:群策群力 轉危為機
沒有進行同類調查

97年主題:共創香港新紀元
沒有進行同類調查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