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內地有關發電企業的消息特多,包括9月份全國用電量增10.24%、電監會透露電價執行遇多個問題;而媒體報道,發改委及電監會已完成內部徵求意見程序,電價改革文件將出台,這些消息使電力股表現落後於大市。
電監會指出的問題,包括電煤價格矛盾、部份電企違反電價政策、電網企業經營困難等,而改革的試點,或會是開放發電企業上網電價,銷售電價將與競爭形成聯動,徹底改變政府定價的上網電價機制,而電價將設上限。如消息證實,發電企業將面對市場競爭,而缺乏政府定價的保障,亦使發電企業蒙上陰影。
不論機制如何變化,結果仍以市場供求為據,目前發電企業裝機容量過剩,以致利用小時持續下跌,儘管新增機組的增幅已放緩,但行業估計,今年整體的利用小時仍將下滑5%以上。
伺機炒落後
9月份用電量增10.24%是好消息,而8月已增9.3%,9月份的增幅為過去16個月最高。以大唐發電(991)資料推算,9月份的增長更達12.5%,較全國平均數為佳,但上半年售電減少1.47%,首三季的售電量只增5.8%,在大唐眾多的發電廠中,首三季的發電量仍在下跌,只有個別有所上升,特別是水電,而增長亦來自新增的電廠。
大唐的表現,第一季特差,售電量同比跌5.2%,按內地會計準則計,盈利只有3493萬元人民幣(下同),跌92%。上半年售電只跌1.47%,盈利7.22億元,即第二季盈利高達6.87億元,數字顯示,第二季售電量較第一季增21%,就第三季數字看,再較第二季增加20.8%,首三季業績將於本周三公佈,相信業績將較上半年有相當增長。
電煤合同價始終未能協議,但以市價購入亦不導致成本上升,上半年燃料支出減少5%,況且大唐自設礦場,所產煤炭可供自用,只是自給率不足而已。
大唐除發電外(已包括火電、水電、風電及核電),亦投資煤礦,並參與煤化工業務,已在建設中,也是相應業務的發展,成為電、煤、化工一體化,而最大缺點是債項沉重,淨債務比率為376%,但既是大國企,應不必擔心其財政。
大唐現價3.98元,第三季業績將公佈,相信PE仍是適中,PB1.6倍,已是吸引。近期好淡因素交錯,股價未有表現,以大唐條件看,將不遜於同業,競爭力不弱,可應付市場形勢的可能轉變,可以收集看中線,如消息明朗,只是炒落後,短線也會有表現。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