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呔硬銷慳電膽券,卻被踢爆他的姻親乃「慳電膽大王」,惹來全城怒憤。身為煲呔智囊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昨日出席《城市論壇》,竟然說今次的慳電膽風波不涉及利益衝突,不會影響煲呔管治云云。有泛民中人看到佳叔如是說,不禁搖頭嘆息,感嘆那些整天呆守上亞厘畢道的煲呔智囊,還未知道慳電膽事件已成為全城熱話,煲呔更被冠以「燈膽權」稱號,竟還膽敢說事件不影響管治?
有泛民中人指出,連日落區後發現,街頭巷尾不少市民談論今次事件。雖然大部份人不相信煲呔明目張膽益姻親,但由於煲呔「計到盡」的形象太深入民心,因此不少街方揶揄煲呔益姻親若是「無心之失」,正好反映這名資深公務員出身的特首,完全沒有政治敏感度。
怨氣不梳理早晚爆發
況且,煲呔連日回應有關高樓價問題時,指明政府不理豪宅炒賣,又說沒有錢買市區樓的人,大可搬到郊區居住。雖然此話不無道理,卻有說風凉話之嫌,有街坊曾經極度不滿地向該泛民中人呻,「佢(煲呔)個仔讀完大學可以住中環半山,我個仔讀完大學供唔起樓就叫佢去住新界,呢個係乜嘢特首?」
當然正如佳叔所說,這些怨氣屬「唔死得人」,他卻沒有注意這些怨氣有如裂開的傷口,不及早處理將會一步步惡化;只要感染惡菌,就隨時死亡。試想想,當日老董不正是由被揶揄「老懵董」開始而一沉不起?
心水清的人更記得,當年就是佳叔說老董沒有問題,至03年7.1前夕,佳叔更估計只有三、四萬人上街,懵然不知「23條立法」這隻「惡菌」已經入血,結果50萬人上街示威,把老董從特首寶座拉下來,佳叔也贏得「政壇燈神」之名。泛民人士揶揄,若佳叔今回繼續做其燈神,煲呔真的要想清楚是否再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