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網已成城市人生活習慣,隨着智能電話(smartphone)普及,利用流動電話上網將成趨勢。Google台灣及香港地區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接受本報專訪時稱,智能電話有一天,將取代電腦成為上網主要工具。為迎接流動互動網(mobileinternet)新世代,Google開發不同技術及解決方案,而且積極針對用戶龐大的大中華市場。
記者:劉碧思
簡立峰表示,現時流動電話滲透率,為個人電腦的3倍。據Google的資料,09年新的互聯網用戶一半來自手機用戶。上周Google全球工程部副總裁VicGundotra在北京公佈,短期內將推出普通話語音輸入搜尋服務。
隨着新款智能電話如iPhone面世,他指出,iPhone使用者創造的網絡搜尋量,是多功能手機使用者互聯網搜尋量的50倍。
開發免費應用平台Android
對於盈利主要來自網上廣告的企業(如Google),流動互動網商機無限。Vic指出,流動上網較利用個人電腦上網,擁有更大優勢,包括知道手提電話使用者當時位置,從而提供更「度身訂做」的廣告。
不過,從個人電腦互聯網(PCinternet)轉變到流動互聯網,要面對的問題實在不少,其中最大考驗是個人電腦一般已預設應用程式,但電訊商在流動電話上預設不相容的平台,以致無法支援所有流動應用程式。在開發網上應用軟件時,要兼顧不同應用平台。
為了解決這問題,Google開發了開放且免費的Android應用平台,希望能夠吸引電訊商及手機製造商使用,令Android取得領導位置。
簡立峰稱,很多Google應用程式都預設及可應用於iPhone、Android及Symbian三個平台。
據NetApplications今年3月調查,Android流動網絡瀏覽器市佔率排第二,僅次於iPhone。
另一個是實際使用問題,因手提電話並無keyboard,輸入極不方便,故近年Google不斷開發語音輸入系統(voicesearch),繼去年11月推出英語音輸入搜尋系統,數星期內將推出普通話語音輸入搜尋系統。
普通話輸入數周內推出
Vic不諱言,普通話語音輸入搜尋系統,緊隨英語推出市場,全因市場龐大。簡立峰指,流動互聯網在大中華區的發展,視乎智能電話在區內的普及程度。
現時香港及台灣的市場發展,較中國成熟,但預計未來流動互聯網在中國有很大潛力,待1至2年,3G市場更趨成熟,3G應用平台確立標準時,中國市場將有更大發展。
帶動瀏覽量拓廣告收入
全球最大搜尋引擎Google,盈利模式一向靠網上廣告。Google全球工程部副總裁VicGundotra表示,這盈利模式暫不變,開發用於手機的語音搜尋服務(voicesearch)目的是增加瀏覽量,從而吸引更多網上廣告。
將推其他語言輸入系統
上周Vic親抵北京,公佈將於數星期內在大中華推出普通話語音搜尋,有關搜尋系統使用方法與一般網上搜尋相同,只是不需鍵盤輸入。除了用於一般日常搜尋,Vic即席示範用於財經資訊,如向手機說出上市公司名稱,即會出現相關股票股價、新聞、公司資料等。
Vic稱,繼英語及普通話後,將推出其他語言的輸入系統,覆蓋更多區域。此外隨着語音輸入系統越趨成熟,亦會推出其他服務。除了語音搜尋,亦陸續開發包括觸控螢幕、定位及手機用相機等應用程式。
網上廣告開支比例增加
Google廣告聯盟大中華區主管王瑩稱,08年Google香港的整體網絡錄得正增長,內地及台灣增長更達8%。企業越來越接受網上廣告,在整體廣告開支比例中,網上廣告份額亦見增加,尤其金融海嘯期間,即使企業減少廣告開支,網上廣告亦不能倖免,但減幅明顯低於傳統媒體。
台灣流動廣告增兩倍
王瑩表示,GoogleAdSense流動廣告服務07年9月推出,大中華的流動廣告流量急速增長,台灣GoogleAdSense流動廣告增長兩倍。
隨着流動互聯網普及,流動網上廣告將是Google未來盈利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