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舉蕉葉為盟 隨傳隨到千人矢言瞓身保衞菜園村

齊舉蕉葉為盟 隨傳隨到
千人矢言瞓身保衞菜園村

【本報訊】有不公義就出來撐,這一次,他們山長水遠撐到入石崗菜園村。約千名市民昨在烈日下怒撐菜園村,反對政府因興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而要鏟平這小農村,支持村民「不遷不拆」,保留原有的生活模式。他們揮動蕉葉為盟,矢言若政府強行拆村,勢必「隨傳隨到,瞓身保衞」。政府則重申,現行高鐵走線已是影響最少居民的方案。
記者:雷子樂

菜園村昨更見綠油油,支持「不遷不拆」者都穿上綠衣、繫上綠絲帶,在沙地上暴曬兩小時,與村民一起高呼「不要賠償要菜園」、「不搬不拆,不遷不移」,一起拍大合照以示怒撐菜園村。石崗菜站變成指揮中心加小食站,村民在這裏集會、售賣菜園村特產俗稱「清明仔」的客家茶果,又招待市民到農家參觀。但兩年後,這裏或會變成石屎水泥建成的高鐵車廠和緊急救援站。

撐村者多是城市人

菜園村只得約500位居民,昨日到場撐村的,大部份是城市人。兆基創意書院學生Miki曾保衞天星、皇后碼頭,她批評政府建高鐵缺乏諮詢,「總站喺西九咁高貴,唔係普通人去,仲要用近600億公帑,成件事同全香港人都有關係!」立法會議員梁耀忠、李卓人都有出席,李卓人認為高鐵總站應設於元朗錦上路,這樣既不用拆村,又可帶動新界西就業。
支持者來自五湖四海,關注組主席高春香深受感動,「證明咗好多人都明我哋對土地有感情!」為了保衞菜園村,高春香由一介村姑變成示威常客,第一次闖進麪家向曾蔭權攔途請願,第一次在立法會示威被拉上差館。她是第二代菜園村村民,看着這裏由「黑膠布屋」變木屋再變磚屋,從前年年大水浸,但環境再差也不願上樓,只因已在這裏扎根,「希望到咗出年,村民仲可以一齊喺度過中秋!」

市民心聲--親情無價
村民羅太:「我哋唔係要為錢,呢種生活方式、親情,政府賠得到咩?」

市民心聲--唔理歷史
學生Ellen:「菜園村係居民嘅根,唔可以因為發展經濟唔理人唔理歷史。」

準備燒柴打井抗爭

30年前從港島嫁入菜園村的羅太,最傷心是叔仔因政府收地問題影響情緒,去年底因病過身。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說新界人願犧牲小我,羅太反問:「試吓掉轉要拆佢屋,佢又會點?」政府計劃明年初要村民離開,明年11月是最後期限,年輕村民阿棠甚至已想到政府將截水截電,準備燒柴、打井水作長期抗爭。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昨回應指,高鐵香港段以地底隧道興建,現有方案對居民影響最少,現正制訂合適的賠償方案。民間團體一直提出解決方法,包括建議將車廠及救援站設在石崗軍營或露天貨櫃場,公共專業聯盟更建議將高鐵總站設在錦上路,政府一一否決。

村民撕道具錢 回應政府銀彈

【本報訊】「天價高鐵」的火頭由菜園村燒到大角嘴,小鄉民到工程師也提出質疑。村民堅持菜園村「不遷不拆」,政府也企硬高鐵走線「不改不移」。據了解,行政會議最快明日拍板通過以西九文化區為總站的發展方案,並打算大幅提高收地賠償。村民昨即場怒撕道具銀紙,以「家可以千世萬代,錢只是過眼雲煙」的口號,回應政府即將發動的銀彈攻勢。

三代菜園村村民,年齡由8個月大到80歲,昨帶頭撕爛道具銀紙,象徵不要賠償,只要保留原有生活方式。
馬泉崇攝

放風賠償升甲級

政府本月初已開始「放風」,聲稱會將菜園村農地的補償率由丙級升至甲級,由現時每平方呎賠償約220元提升至約526元,屋地賠償為每平方呎867.5元。對於菜園村的非原居民會按寮屋賠償處理,政府擬將特惠補償加碼兩倍,令村民由原先只得不足10萬元,增至逾40萬元,但只限住滿10年的村民,他們另可獲3,000至1萬元的搬遷費。
不過,石崗菜園村關注組主席高春香表示,村內150戶約500名在村內居住的村民當中,只得七戶會搬走。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則指,五成擁有土地的地主會接受賠償方案,指關注組「不遷不拆,好難同佢哋講」。
政府要趕在12月為26公里長的高鐵工程動工,06年曾估計成本達395億元,因建築成本上升,今年8月估計造價升至630億元,最近的估計是550億元。另外,因高鐵總站設在西九文化區,估計另要花80億元至100億元的非鐵路開支,用作平整上蓋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