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成立的投資教育局,倘若在教材方面找不到新意,要不要考慮一下,教些熱門冷知識。
就先教育我們甚麼叫特色單位吧。為甚麼同一棟樓,明明可以做到各有特色,偏偏要在有夠殘酷的世界中,繼續玩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遊戲。低層單位是為了托高上面人為限量特色單位的超高價而存在的,由高層到低層,也不失為一個展覽貧富懸殊的景觀。那些特色單位有甚麼特色?不就是複式與美其名曰天際屋的頂層連天台。複式單位不就是兩層相通的單位,憑甚麼因為分成兩半,就比同一面積的貴得不成比例。要不要教育一下買家,沒有split-level,沒有空間層次感的複式,就等如打通了的上下兩層樓,除非對跑樓梯有癖好及虛榮感。
最須要做教育功夫的,就是相連單位有何特色?為甚麼訂價又比分開來買相同面積的貴那麼多?嫌面積不夠,為甚麼不買大一點的?住在三戶相連打通的單位,也有虛榮?那虛榮就是出於同廈中住得比人大的心態嗎?所付出的代價又值不值得?有人就買了尖沙嘴名鑄三個單位自行打通,總價比發展商的特色相連盤差天共地。
特色單位物以罕為貴?蓋複式與兩個單層單戶的建築成本相差有多大?其實以減少供應來抬高價格的手法,只是市場學的ABC,為甚麼就有那麼多人要上這個當?要不要投資局教育一下特色準買家?
啊,忘了買特色的人,要不就是商民勾結,也在玩接火棒的遊戲,要不就是他們的錢得來全不費功夫。既然買得起的毋須教,就教買不起的庸人,如何以公道的價錢住得有特色點吧?再不,就教我們解謎:古已有之的露台,忽正名曰環保露台,是保了誰的利潤,還是保了地球環境,會不會比污染地球的水銀省電膽多一點點貢獻?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