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出席有關活動後,自由活動,可以打球,逛商場,看戲了。
北京二環三環的交通出奇暢順,完全沒有北京平日上班,下班,遇上假日就大塞車情況。街上也不見人潮,據說當地市民都留在家中看電視直播,或早已離城往其他地區消磨好時光了。在海淀區金源商場有一間「紙老虎精品書店」,逐讓我想起毛主席的名句:「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又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難得放假在北京,一口氣買了兩場戲票,先看《風聲》,再看《建國大業》。離放映第一套電影時間還有近一小時,順步到同一層的「紙老虎」,擺放在當眼之處的是美國作家羅斯.特里爾(RossTerrill)的《毛澤東傳》、何明編著的《建國大業》,價錢合理,比看一套電影還要便宜,便都買了下來。到商場內的一間供應中國茶的茶室喝井崗山茶,翻看《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並非同名的電影劇本,那是「人民出版社」輯錄四九年,新中國誕生前後,當年的領導人如何解決種種難題,從中共中央進北平開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篇章包括「在城市中站穩陣腳」,「五十年代初的社會風氣」,「文化教育」,「國防」,「外交」,「執政黨面臨的考驗」,「國家財政經濟」的實況。編輯有既定立場,但尚算客觀。文筆風格並不統一,時而像傳記文學,時而像民間小說。歌功頌德,在所難免,總算勾畫出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新中國面貌,某些政治決定、革新行動,內容或過了火位,卻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至十三日,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提出的六不建議,其中包括:一,不給黨的領導祝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
六十年來,不給領導祝壽的一項做到了。其他的呢。
電影《建國大業》與書作一比較,書的資料與電影有相似之處,只是焦點不同。電影中的新中國領導人,皆能談笑用兵,呈現出來的生活細節,很有人情味。國民黨的領導可拘謹多了,導演沒有醜化他們,算很有節制了。
贊成以五星旗為國旗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用「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畫家徐悲鴻,在電影中亮相的,卻另有其人。
《毛澤東傳》有這一句:「延安的歲月,是毛澤東作為中共領袖的黃金時代。」往後的日子,「毛澤東的『改造』概念,令人生畏」。
一九五一年全國進行批判孫瑜執事的電影《武訓傳》,亦是對教育家陶行知的批判。《建國大業》指出那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文化,教育和思想界的第一次批判運動,它對知識份子的震撼是強烈的」。其後三十年,知識份子,藝術工作者不斷受到各種政治運動的衝擊,《武訓傳》的遭遇,不算什麼了。一九八五年《武訓傳》獲得平反,胡喬木指出「當時這批判,是非常片面的,非常極端的,也可以說是非常粗暴的」「加在這部影片的罪名,卻過份誇大了,達到簡直不能令人置信的程度。」
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四十年來其間所發生的眾多寃案,用「片面」、「極端」、「粗暴」來形容的,為數不少。
《建國大業》沒有探討此問題。那時,新天新地在眼前展開,一切才剛開始,人間充滿希望,知識份子有着無比盼望。
離開電影院,到附近一間大飯店吃晚飯,可坐數百人大廳只有我這一枱食客。
前來寫菜的服務員笑容滿臉,說:「今天很特別的日子,你不用急,慢慢吃,不會影響我們下班的。」
三十年前的國營飯店,差不多「夠鐘」休息,已停止供應餐飲。不過,那日子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