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makemewanttobeabetterperson"。別看輕它,恭維感恩讚美的說話,很多太多,情人朋友師徒臣君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可能沒有一句話比這句,更珍重深重:你令我想做一個更好的人。
坦白從寬,認識何韻詩,真正聽她的歌,始於去年尾,看過她的慈善紀錄片《十日談》之後。一個歌星,有偶像唔做,有ball場不去,走去落區,出錢出人出心,關注社會問題、關懷精神病患者,幾癲。世上talkthetalk的人多,walkthewalk的十個救火。看後我這樣寫:「記錄在菲林的,是背負著「精神病」標籤的真人真話,一些被忽視、歧視的人,有人被世界拒絕,有人拒絕世界……我看見和現實這怪獸搏鬥得傷痕累累的人,有的落得孤身走我路,連夢都沒有伴……我記得《浮生六劫》響起時那位大叔比枯樹更深的寂寞,我記得一位樣甚賢妻良母的亞萍說,人生的快樂都在結婚之前,我看見何韻詩走入一個個生命,拖過他/她的手、給過擁抱。」沒有十面埋伏的鎂光燈和嗜血嗜黃擇肥而噬的攝影機替她搖旗,只憑善良信念替自己吶喊,沒有為她賺多幾個獎、叫價多幾個零、撈多幾斤人氣。
相信梅艷芳令何韻詩想做一個更好的人。人一直在做,相信師傅一直在看、在點頭。
我不年青,一個三張幾嘢(正奮不顧身邁向40)的老餅,我是個很介意時間怎樣花的人,不害羞開始聽起何韻詩來。我就是有這點自以為適當的不害羞,害羞,框框來,危害創作,棄之吉。她那張《TenDaysInTheMadhouse》大碟,非K歌非情歌,着墨於精神病患、青少年問題、貧窮問題,曲和詞的況味,竟叫我想起南美文學的魔幻寫實風格,叛逆了市場。要做得更好,就不能因循,就需要叛逆。
在香港這個磨人又老土的城市,替人打氣給人鼓勵遑論讚美,都沒一個正能量的真心十卜風氣,怕煩、驚唐突、似多事、又恐「唔知博乜」,顧慮太多連拍掌bravo都不能心安理得,對領導的唯諾訶諛卻永遠海獅上身。反正何韻詩做了不少隨時被指「唔知博乜」的「行為善事」,我何妨陪她「唔知博乜」地給她加加油?
尤其看過她剛功成的演唱會後。聽她的歌、聽她的話,主題是Superhero的演唱會其實不是在販賣超級英雄,是在salute平凡英雄。人人英雄,只要你願意擇善固執。看電影,在意它有沒有一顆噗噗跳動的真心,有沒有信息思想溫度;聽歌,也一樣。平凡英雄,不是力拔山兮一戰定江山,沒那麼戲劇沒那麼有型,是愚公移山,更難。對世界對社會的感知承擔,Beyond的家駒成絕唱之後,還有誰?對精神病患、性取向、貧窮等的歧視,政府及超級英雄難救,在這片滾滾萬惡紅塵中竟有個傻歌手彈着結他對風車唱歌,就像希臘神話中Sisyphus頑強地推巨石上山一樣。鹿橋在《未央歌》說:「聰明、熱腸、勇敢任事方有資格成為瘋子」,在那抗戰的年代。我永遠salute野蠻的誠心。台上何韻詩自信、自我,儘管選擇走的路難行令人累,我期待她再進化,能夠更自在、忘我。
先申報,否則搞出個慳電膽就不好,因緣際會,現在我和何韻詩是朋友,不很熟,她的私事……如喜歡吃雞髀還是雞翼、擦牙大不大力,我不知。如果有利益輸送,她的確輸送過三張她的演唱會門票給我,去年我們還未認識時我還寫過:「《十日談》片末,有梅艷芳crossover何韻詩的《似水流年》,留下的不止思念,還有另一個靈魂的淬錬,一個徒弟把自己長進成一個值得師傅驕傲的人,用她的力量,向世界付出。」仍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