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通識:食碳解毒非萬靈

醫療通識:食碳解毒非萬靈

早前提及活性碳治療已成為腸胃道淨化的主流,活性碳其實是一般碳化物質經過活性處理後而成。活性令碳化物產生多孔的狀態,物質便會產生很大的吸附能力。黑黝黝的活性碳在日常生活有許多實用價值,除可供過濾器使用、除臭及淨化空氣,治理中毒病人亦有妙用。
活性碳的主要功能是吸附毒物,減少毒物在腸胃道被身體吸收。但更奇妙的是,當面對某些個別物質如藥物「苯巴比妥」、「卡馬西平」,活性碳可將已進入血液的物質吸回腸臟,繼而排出體外,達至解毒之效。一些有毒物質如「秋水仙鹼」能在肝、膽及腸的系統中循環,加深中毒,活性碳能在腸臟吸附循環中之毒物,減低毒物傷害。

不適用重金屬山埃

活性碳解毒雖然奇妙,但也非萬靈,其吸附功能對於體積很小的毒物如重金屬、甲醇、氰化物(俗稱山埃)等十分有限。此外,活性碳會吸收胃腸的分泌液和水份,故可能會引起便秘、腸阻塞等副作用。當活性碳誤吸入肺部,更可能引起嚴重肺炎,甚至死亡。當病人吞服過量藥物或毒物後,醫生會根據臨床情況,毒物的毒性、劑量、估計殘留在腸胃的多寡等因素進行評估,最後決定是否給予一次或多次活性碳治療,作為「食碳解毒」之用。
撰文:香港中毒諮詢中心毒理學培訓總監陳耀祥醫生
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