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年都有逾六千人因急性心臟病需接受「通波仔」手術。醫學界現正研發新一代可溶性支架,支架植入人體後,九個月內就會被吸收,以解決現時金屬支架只能重複在同一血管部位植入兩、三個的限制,預料最快三年內面世。
荷蘭心臟專科醫生JacquesKoolen表示,醫學界06年開始就新一代可溶性支架展開臨床研究,邀請30名心臟病患者植入可溶性支架,兩年後除一人出現缺血性嚴重心臟問題,其餘病人都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初步結果顯示,血管在支架溶解後仍可維持正常的血管舒縮活動,血管闊度未有因支架消失而再度收窄。
毋須重複植入
可溶性支架由聚乳酸生物可分解塑膠造成,能被人體自然吸收分解成乳酸,進一步成為二氧化碳及水。新型支架同樣會加入藥物,減低病變血管復發風險。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候任院長王國耀補充,金屬支架最大問題是永久留在血管內,一旦病變部份再出問題,需在同一部位重複植入支架,最多只可容納兩至三個;但可溶性支架則變相成為藥物輸送平台,治療血管病變後便可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