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萬眾期待,結果是低處未算低,完全符合公眾「失望」的祈望。
中產低下層自求多福
主打六大產業,「教育」純然贊助留學生過橋抽板;「醫療」融資及私院發展配套霧裏像花;「檢測和認證」發展遙遙,政府決心、方向存疑;「環保」與「創新科技」一貫之乎者也;「文化及創意」注定要被大陸市場扼殺。總括而言,六武器感覺病急亂投,「度得出」就受。就算不明就裏,亦即管死馬當活馬醫,倉卒應付現時願景之需要。
論利民紓困市民,更是不值一哂:政府慳家,連帶中產及低下階層繼續未得分毫,恒常「自求多福」。家家戶戶繼續勒緊褲頭,就可以繼續幫特首畜養庸才與懶官。做善事,香港人當然不遺餘力──你的一分一毫,絕對可以幫到好多智商仍處於第三世界的正副官員和政治助理,度過難關。
二○一七的選舉路線,是次報告當然又是漠視民意,不聞不問。「玩鋪勁」的真意,原來就是夠「薑」視民意使賴,撒手無管,叠埋心水食長糧。眼前二○一二年的選舉,曾蔭權先暗示普選無望,但又強調會為選舉方法展開諮詢,會以包容及開放精神收集民意。民意照收,態度照舊,所謂包容及開放,其實是指港人對中央應有的態度。
特首從來都是打份工
是此報告被譽為回歸後最差的施政報告,無他,皆因曾特首從來都是打份工,僱主亦是中共。臨別秋波,當然想輕舟已過。一句淡然的「這屆政府有點生不逢時」,就讓曾特首露底人前,提早為他的政治家生涯畫上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問號。時世,從來都是靠領導人自己把握和創造,但對於一個薪酬高於一國總統的一隅打工仔,這個道理既是理解不了,亦無力負荷。
嚴櫻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