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經濟學獎得主 美國增至44人

話你知
經濟學獎得主 美國增至44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諾貝爾遺囑訂立的獎項,而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紀念成立300周年斥資創立,評選標準和程序與其他獎項相同,由獲邀的著名大學經濟系系主任和經濟研究所所長提名,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雖被承認為諾貝爾獎之一,但被批評取巧叨光,違反諾貝爾遺囑。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起頒發,至去年62名得主中,42人持有美國國籍,佔近68%,沒有女得主。今年則有了女得主,美國得主又增加2人。
法新社/《蘋果》資料室

過去四年經濟學獎得主

2008年
得主:克魯明(PaulKrugman,美國)
成就:創建新國際貿易理論,解釋收入增長和不完善競爭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並對經濟地理學有獨到分析

2007年
得主:赫維茨(LeonidHurwicz,美國)、馬斯金(EricMaskin,美國)、邁爾森(RogerMyerson,美國)
成就:為機制設計理論(mechanismdesigntheory)奠基,助經濟學家、政府和企業識別在哪些情況下市場機制有效

2006年
得主:費爾普斯(EdmundPhelps,美國)
成就:挑戰「菲利普斯曲線」理論,指通貨膨脹不僅與失業有關,還跟企業及僱員對價格和工資增長的預期有關,加深對通脹和失業關係的理解

2005年
得主:奧曼(RobertAumann,以色列/美國)、謝林(ThomasSchelling,美國)
成就:透過博弈理論(gametheory),增加人們對合作與衝突的理解,廣泛應用於解釋社會衝突、貿易糾紛、價格和尋求長期合作的模式等現象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