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浸會醫院昨日就產婦羊水栓塞猝死事件披露事發經過。內地孕婦汪風霞獲處方催產素後陣痛增加,助產士離床5分鐘取止痛藥,汪即突然休克,面色發紫。主診醫生接電後20分鐘到場,當時汪已剖腹生產完畢,最終不治。院方認為事件純屬不幸,醫護人員沒有疏忽。死者丈夫昨日難掩悲憤,批評院方未詳細調查就為亡妻死因下定論,希望衞生署徹底調查,讓亡妻「死也要死得明白」。
記者:白琳 張嘉雯 劉漢權
浸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昨召開記者會,詳述事發經過。33歲、居於深圳的汪風霞上周五晚上作動,入住浸會醫院,在候產室準備分娩。醫護人員翌晨8時按照主診醫生的電話指示,為汪滴注催產素。她9時半表示陣痛加劇並要求止痛藥,助產士5分鐘後攜藥返回床邊時,發現汪婦突然休克,沒有反應及面色發紫。
「想不到太太這樣沒了」
汪休克後院方即時啟動應變機制並施行急救,同時電召主診醫生及通知駐院婦產科及兒科醫生等。院方9時50分為汪進行緊急剖腹手術,7分鐘後取出男嬰。汪在手術過程中一直危殆,早上11時50分不治。
陳崇一形容個案屬極罕見的不幸事件,該院上一次羊水栓塞死亡事件於13年前發生,「不可預計、不可預防,只能出現嘅時候盡快最有效處理。」一般產婦從作動到分娩可長達10多小時,汪當時僅屬初期陣痛,因此只由助產士監察,主診醫生不在場。主診醫生接電後20分鐘趕到醫院,時間合理,但剖腹手術已屆尾聲。他強調,該院能夠在出事後20分鐘剖腹完畢,反映應變機制發揮「應有作用」,不涉及人為疏忽。
汪的丈夫陳耀輝對浸會醫院的解釋非常氣憤。他認為院方不應在死因調查報告未完成前,單方面公佈亡妻死因。他強調,妻子在該院及深圳一直有產科檢查,健康正常,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暫未考慮賠償問題,「活生生到來,想不到太太就這樣沒了。希望政府徹底調查,太太死也要死得明白。」
父母趕來港見最後一面
汪的初生兒子前日轉往屯門醫院留醫,昨情況好轉。陳耀輝說,兒子昨開始吃奶,毋須儀器協助呼吸,但擔心他日後會否因出生時缺氧有後遺症。兩夫婦還有一名6歲長子,陳耀輝須每天奔走兩地照顧兩名兒子,現計劃把亡妻遺體運返深圳火化。汪的父母昨晚抵港,見女兒最後一面。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根據醫院提供的資料,護士發現病人有問題後,已即時安排手術,「即刻有駐院婦產科醫生處理,手術室又有位,仲要即時有麻醉科醫生,一般出面嚟講都要20到30分鐘先有,其實個反應算好快。」
靳嘉仁指浸會是最多生產、最多護士和最多駐診醫生的私家醫院,今次個案可說是不幸,「個情況咁嚴重,冇晒氣,可能搵我去結果都係一樣,唔會等主診醫生嚟,等佢嚟到情況更差,有駐院梗係駐院做(手術)。」他建議巿民根據醫院口碑、過往住院經驗、價錢及地區選擇分娩的醫院。
周一嶽:嚴重醫療事故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認為個案屬嚴重醫療事故,感到難過。浸會醫院已向衞生署提交初步報告。他期望院方四周內交詳細報告。
此外,浸會醫院上月底一宗女嬰大腿骨折個案,院方表示嬰兒本月6日出院,情況穩定,大腿仍須使用護托,其母曾與醫生會面,了解照顧女兒的方法。院方未有回應何時可拆除護托,亦未有提及賠償方案,只說如家屬有經濟困難,會盡力提供協助。
浸會醫院產婦出事經過
10月9日 11:52pm
汪風霞入住浸會醫院預備分娩
10月10日 8:00am
醫護人員按主診醫生電話指示,向汪處方催產素輔助分娩
9:30am
汪的陣痛加劇,向助產士要求止痛藥
9:35am
助產士攜藥物返回汪的床邊時,發現汪休克及面色發紫,院方立即進行急救,並電召當時不在醫院的主診醫生
9:50am
汪由駐院醫生進行緊急剖腹手術
9:57am
誕下男嬰,汪在深切治療部繼續接受搶救
11:50am
汪風霞不治
資料來源:浸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