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日港人進食的豬隻及雞隻,七、八成帶有抗藥性惡菌,足以令抗生素無效,人類進食未熟肉類等於吞下抗藥惡菌。香港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進一步證實,八成半帶有抗藥惡菌的動物均具有可傳染的「抗藥基因匣」,進入人體後抗藥基因可傳染給人類,進行基因洗牌,令腸道內的大腸桿菌也具抗藥性。惡菌橫行,長者及手術病人易因併發症而無藥可救,提高死亡率。
記者:梁洵瑜
香港大學傳染及感染中心總監何栢良接受訪問時表示,一向抗生素失效,主要原因是濫用所致,但近年已陸續發現,人類帶有具抗藥能力的惡菌,源頭可能來自食用動物。他解釋,抗藥惡菌必須帶有一個基因匣(integron)才具有傳播能力,可令惡菌由動物向人類散播。
做手術時入血 增死亡風險
該中心收集了174個抗藥性大腸桿菌樣本,包括64個食用動物的糞便、59個健康大學生及兒童,以及51個患尿道炎的婦女樣本。這項香港首次進行的抗藥惡菌研究結果令人驚訝,48.4%動物樣本能抵禦七至八種抗生素,人類的樣本也有31.8%達這種抗藥威力。何栢良說:「七至八種抗生素都無效,即係呢隻惡菌可以對所有抗生素有抗藥能力。」
為了解人類腸道內的抗藥惡菌從何而來,研究分析惡菌是否帶有基因匣,結果84.4%動物及50.9%人類樣本帶有抗藥基因匣;研究人員再拆解兩者是否相同,結果證實九成人的抗藥基因匣與動物惡菌的基因匣一模一樣,「咁我哋就可以證實,惡菌可能喺人同動物之間橫行,即係由動物傳過來。」
他表示,如進食未熟的肉類時,或者生熟食物交叉污染,都可以吞下抗藥惡菌,較常見的惡菌是大腸桿菌。「雖然隻雞嘅惡菌唔會令到人生病,但係惡菌嘅基因可以同人嘅大腸桿菌洗牌,人嘅大腸桿菌就有抗藥能力嘞。」惡菌可致尿道炎、膀胱炎,兒童及長者抵抗力較差,感染後或可致病,即使未立即發病,「當做腹部手術時,惡菌就容易走去其他器官甚至入血,咁就好難醫,甚至會增加死亡機率。」
港人每日進食數千隻豬、兩萬活雞,還有不少冰鮮雞等肉類,當中有多少帶有抗藥惡菌,本報詢問漁農自然護理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但對方無直接回應。
據了解,有研究人員在上水屠房及文錦渡入口管制站,收集豬、牛及雞隻糞便或腸道樣本,每種動物收集數百個,發現近88.7%雞隻及70.1%豬隻帶有抗藥性大腸桿菌,牛的比率為19.7%。
飼養食用動物 濫用抗生素
研究同時收集老鼠、狗隻及貓隻糞便樣本,抗藥比率均較食物動物低,顯示港人每天進食的動物的抗藥情況嚴重,當中或者與飼養時濫用抗生素有關。
至於有多少病人因為吞了抗藥惡菌肉類而無藥可救,何栢良表示仍未有研究證實每年的死亡人數,但近年在診所及普通科門診的數據顯示,約四成膀胱炎患者的大腸桿菌有抗藥問題。市民應把肉類徹底煮熟及避免進食動物腸道,減低惡菌從口傳入的風險。
抗藥惡菌傳播示意圖
禽畜糞便帶抗藥性大腸桿菌比率
‧雞 抗藥比率:88.7%
‧豬 抗藥比率:70.1%
‧牛 抗藥比率:19.7%
‧狗 抗藥比率:17.5%
‧貓 抗藥比率:16.2%
‧老鼠 抗藥比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