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人家訪問不時問到:最終選擇何處安居,那個地區,城市?
難道還要再想,又非先九七恐懼症候,相信除了香港還是香港。我的理由相對比較其他朋友特別充份。先人落地生根千百年,他們過得我過不得?在國外生活多年亦經常往返,跑過的地方不算很多也亦不少,比較起來還算客觀的。
不能住在無山起伏的地方;多倫多、上海、紐約免問。溫哥華與里約熱內盧吧?前者比較冷後者比較遠比較亂,都是歷史文化底蘊未深,耶路撒冷、托斯干納、杭州、Fez、Ubud、巴黎?都十分十分好;卻又失海洋。山不算高但連綿,海不算浩瀚然而盤遊數眾小島構畫一片山光水影,文化水平不高不低起碼我們坦白也沒有私造高文化假象炒㷫市場。經歷過學世故了,香港未再見處處炫耀表面財富;太過張揚還是會引來笑話的。我們不做新加坡的甜也沒台北的悲情,比西方包容積極,比東方少卻包袱,未見標榜族群優越性;政治或族群山頭主義不是沒有,正常情況只能去到笑話水平。
那夜有空,沿尖沙咀海旁散步,西九ICC橫空架起與對岸IFC遙遙相對似道門,水光反映連綿巨廈,好一道水銀泛光琉璃銅鐵長城。里約熱內盧日間好些罪案高區域便生人勿近,晚上更須加倍小心,對不少陌生遊客而言相對危險。不論日夜,香港總算太平,紐約來的朋友經常讚賞;維城是個世上少數非高壓獨裁城市,可於深宵三時上街心理毫無威脅,這便是人權,一份自由自在心理,壓力近乎零的自由。
一片水銀!是的,香港夜景似一道連綿水銀幕牆,政府沒有規劃硬性管制,但建築商猶似共識,都以銀灰調色系建設維港兩岸,這個城市因而定性定色,水銀一般流瀉無孔不入;冷,酷如水晶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