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醫院分娩 羊水栓塞婦誕嬰後猝死夫追究

浸會醫院分娩 羊水栓塞
婦誕嬰後猝死夫追究

【本報訊】內地婦為讓腹中胎兒取得居港權,來港到私家醫院分娩,豈料分娩期間出現「羊水栓塞」,醫生開刀取出2.4公斤重男嬰,惟婦人失救死亡;嬰兒則出現缺氧,須接受深切治療。死者丈夫指摘浸會醫院在出事前四小時,一直不斷給他妻子注射催生劑,他懷疑事件是醫療失當,要為妻子討回公道。院方發言人指,事件屬產科急症,已呈報衞生署。記者:麥超億、陳沛冰

不幸死亡孕婦汪風霞,33歲,原籍安徽省,這次是她的第二胎。她與38歲商人丈夫及6歲兒子,一家三口在深圳居住。據其夫陳耀輝表示,今年5月,他與懷孕四個月的妻子來港到浸會醫院交了4萬港元作分娩費用,其間汪婦曾兩次到浸會醫院作產前檢查。
前晚11時許,汪婦胎兒作動,在丈夫陪同下匆匆從深圳趕來香港,並即時入住浸會醫院待產。陳耀輝表示,昨日上午6時半,醫生開始給他妻子注射催生劑;四小時後,醫生認為順產無望,決定開刀取出嬰兒;但半小時後,醫生告知其妻在剖腹生產過程中,疑因羊水入血管造成羊水栓塞失救而死,嬰兒則在穿羊水後未能即時取出而出現缺氧,須在氧氣箱中接受治療。

質疑用催生藥劑量過大

由於浸會醫院是私家醫院,陳耀輝擔心需支付昂貴的醫療費,昨日午下安排剛出生的兒子轉到屯門醫院新生兒深切治療中心繼續治療。
剛做第二任爸爸的陳耀輝未能接受妻子離世的事實。他說:「她在深圳生第一胎時是順產的,沒想到來香港生第二胎卻賠上了性命;可憐的孩子,一出生就沒有了媽媽。」他強調,無論如何一定要追查真相,為妻子討回公道。
陳耀輝一名親屬質疑,院方使用的催生藥劑量過大及濃度過高,導致汪婦難產;他又指,醫生用人工方式針破羊水膜,當時的流出的羊水呈綠色,顯示胎兒已出現缺氧情況,質疑事件屬醫療失當,要追究責任。死者家屬已報警。

死者汪風霞。

院方稱產婦無不良反應

浸會醫院發言人表示,該名產婦從入院待產、催產、至進行剖腹生產期間,從未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是次不幸事件屬產科急症個案,院方已即時向衞生署報告。而嬰兒現時情況穩定,並已應其家屬要求將他轉送屯門醫院。
去年1月10日,立法會議員余若薇的胞弟余若星醫生,在港安醫院為一名36歲婦人催生時,產婦因羊水栓塞死亡,死因庭事後裁定事主死於意外,並建議醫護人員接受羊水栓塞的應變訓練。

羊水入子宮血管可致命

【本報訊】羊水栓塞是指羊水走入孕婦子宮內的血管,可引致孕婦身體產生連鎖反應,如流血不止、血壓驟降、呼吸有問題,甚至失去知覺。本港每年約有一至兩宗羊水栓塞個案,大部份孕婦曾使用催生藥。文獻指使用催生藥不當,可能是引致羊水栓塞的原因之一。

綠色表示健康有問題

孕婦生產時子宮要收縮才能推出嬰兒,若子宮收縮壓力太大,令過多的胎水進入血管,會引致羊水栓塞。婦產科專科醫生盧永傑表示,羊水栓塞是孕婦的噩夢,屬生產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即使產前檢查健康良好的孕婦亦可能遇上。本港每年有一至兩宗羊水栓塞個案,大部份孕婦曾使用催生藥。
盧永傑表示,自然分娩的孕婦若子宮猛烈收縮,亦可造成羊水栓塞。
若孕婦生產不順利或胎兒過了40周仍未出生,醫生會以靜脈注射方式處方催生藥。第一胎最多用五個單位的濃度,第二胎則用兩個單位。孕婦每三分鐘子宮最多收縮一次,藥物用量多少視乎孕婦子宮收縮程度及胎兒心跳情況,一般不多於30滴。但若用了很少份量後子宮已有明顯收縮,便應減少劑量。使用催生藥過量會令子宮不停收縮,導致子宮內壓力太大,令羊水入侵血管。
他指,一般情況下生產過程中羊水會自然穿破,若子宮頸已張開但羊水沒有穿破,醫生或會刺穿羊水膜加速產子。羊水本身無顏色,呈現綠色即嬰兒在子宮內大便,顯示嬰兒健康出問題,需要即時開刀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