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對和平事業的貢獻,是真真正正的化解干戈?是默默耕耘幹出一番成績?還是事事擺出「政治正確」的姿態、給人希望和憧憬?這些問題昨日都令世人思考。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出人意表地頒給上任只有9個月的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表揚他「加強國際外交和人與人之間合作的非凡努力」,在消除核武、對抗全球暖化和人權民主方面都採取建設性立場。不過奧巴馬空有滿口好聽說話,未有任何實質成績,頒獎給他令全球錯愕,甚至有人認為是政治大笑話。
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時坦承:「我對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感到驚訝和極度謙卑。我並不視這個獎項為對我個人成就的肯定,但卻是肯定了美國的領導。」他又自愧比不上眾多為世界帶來變革的得獎者。
奧巴馬將得到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1,112萬港元)、獎章和證書,而他已表明會在12月10日親赴挪威奧斯陸領獎。
諾貝爾獎得主往往在宣佈得獎一小時前收到電話通知,今年卻沒有事先致電奧巴馬,亞格蘭說「不應在半夜弄醒總統」。奧巴馬在美東時間早上6時,被下屬弄醒報喜,官員說他第一反應是覺得「謙卑」。
負責選出和平獎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昨日在奧斯陸宣佈奧巴馬得獎時,現場記者驚呼聲四起。奧巴馬在2月1日和平獎的截止提名限期時,上任還不足兩星期,至今各項工作都只開了頭,成績表空空如也。宣佈前觀察家猜測的熱門,是津巴布韋總理茨萬吉拉伊(MorganTsvangirai)和中國維權人士胡佳,沒有人想過奧巴馬會得獎。
「創造國際政治新氣候」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頒獎聲明中,指奧巴馬當總統後,「創造了國際政治新氣候」,多邊外交重回核心位置,聯合國和國際機構回復重要角色,對話和談判成了化解國際衝突主要途徑。委員會特別強調奧巴馬決心令世界無核武,已刺激裁核談判,並指他令美國在對抗氣候變化扮演「更建設性的角色」,全球民主和人權亦「可望加強」。
奧巴馬憑高呼「改變」口號,當選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委員會指「像奧巴馬那樣能吸引全世界注意、令民眾對未來會更好滿懷希望的人,世間罕見」,他的外交理念和立場,正是挪威諾貝爾委員會108年來一直的主張,現亦成這套理念「最重要的發言人」。
奧巴馬今年1月上台後,把前總統喬治布殊(GeorgeW.Bush)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全面更弦易轍,承諾多多,但至今仍未交出任何成績出來。所以當他獲和平獎的消息公佈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ThorbjornJagland)即場要應付記者如雨的質問,指和平獎過去曾多次頒發來鼓勵得主繼續進行其和平事業,像1971年頒獎給西德總理勃蘭特(WillyBrandt),鼓勵他的對東歐交往政策;1990年頒給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MikhailGorbachev),鼓勵他解除東歐鐵幕和裁軍。
上周還未決定頒獎給誰
亞格蘭又辯稱委員會有考慮奧巴馬過去一年的成就,稱他致力裁減核武,已令俄羅斯和中國有正面回應。委員會秘書德倫斯達(GeirLundestad)也要出來解話,強說奧巴馬「已帶來重要改變」。
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上周還未決定在205個候選人中挑選誰獲獎,到周一才有決定,令人懷疑對得主沒有共識,亞格蘭稱委員會內部沒有爭議,頒獎給奧巴馬,是委員會五位成員的一致決定。
美聯社/路透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