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醒波、新加坡」,很久以前,香港人已喜歡無厘頭、隨口噏。其實梁醒波(1908-1981)是新加坡出生的已故香港粵劇丑生王、電影諧星、電視喜劇演員,逝世28年後,大學學者為他出書寫生平故事,因為,他有香港人典型性格,懂得與時並進、活在當下。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吳鳳平與另一學者鍾嶺崇獲港大人文基金撥款,對梁醒波生平作了18個月研究,寫成《梁醒波傳──亦慈亦俠亦詼諧》。學者用梁醒波去講香港歷史、香港文化,可以從80年前說起。
一邊走難一邊演戲
這個搞笑巨匠1930年來港發展,二戰時期,這位年輕伶人從香港一邊走難到澳門、廣州及桂林等地,一邊仍在演大戲,「佢搭船走難,曾經意外跌落水,幾乎浸死。」梁醒波演戲形象詼諧,真實生活裏的太太顧文娟,性格剛烈,按吳鳳平所寫的傳記紀錄,走難演出時,因為有人不買票入場,顧文娟敢與國民黨白崇禧將軍的老師、時任廣西省臨時參議會議長李任仁(李重毅)據理力爭,最終完成任務兼與他成為朋友。
大眾喜愛男明星瀟灑俊俏的形象,五十年不變。梁醒波流着香港人的血,很喜歡美食,「他特別喜歡吃朋友煮的食物,都是喜愛人情味。」事業上,他因為中年發福失意於文武生位置,但很快就把自己的弱點變成賣點,既是出色的丑生王,也以肥胖可愛形象拍過《呆佬拜壽》及《烏龍王》等電影系列。
對香港「八十後」、30歲以下的人,梁醒波這個名字可能陌生,但他五十年代已經開始在香港「搞笑」。撈世界、講浮誇,他跟現代人一樣懂得裝扮懂得「充」,《光棍姻緣》裏他唱出「舢舨充炮艇」的小人物,「擔番口大雪茄,充生晒認經理,撈世界要醒目,一於當玩把戲之嘛。着起西裝革履,成副USA歐西美,我實在冇乜聲氣嘅噃,時常去靠滾,完全係棍返嚟!」
列入大學通識課程
生得一副福氣仁慈相,惹人喜愛,縱使相隔數十年,仍有不少大學通識科的學生喜愛這個半世紀前的演藝人物,吳鳳平說:「我的女兒今年24歲,看他的生平,十分入迷。」梁醒波生平將被列入港大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範圍,並希望推介為新高中課程的語文及通識讀物。有關他演藝及生平的展覽,正於港大美術博物館展出至11月15日。
記者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