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投訴 必勝客薄餅又縮水1吋大批12吋變11吋 變相加價8%

顧客投訴 必勝客薄餅又縮水1吋
大批12吋變11吋 變相加價8%

【本報訊】薄餅涉嫌呃秤!必勝客去年被踢爆薄餅大縮水,大批由直徑13吋減至12吋,普通批由10吋減至9吋後,今年進一步縮水,大批縮多1吋至只得11吋,普通批縮至8.5吋,變相加價8%及6%。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必勝客做法欠缺商業道德,消委會及學者更指有誤導及欺騙之嫌。 記者:鄧愷欣

羅小姐上月15日致電必勝客外賣熱線購買149元「日日食二人套餐」,另加18元改為千島海鮮大批傳統批底等。羅小姐收到薄餅發現薄餅較前縮水,即時找尺量度,大批直徑只有11吋,「我以前食開大批有成12吋,家只得11吋,少咗成吋,變相加價8%。」
羅小姐隨即致電外賣熱線查詢,職員強調大批直徑足有12吋,「我同佢講我度過得11吋,個職員就話要同分店查詢先覆到。」未幾,有自稱銅鑼灣分店的經理回覆,「佢一開口就問『你係咪嫌個批細咗呀?』我話係,佢就話『咁我送番個畀你囉!』態度好鬼差。」
必勝客同日送來另一個薄餅,速遞員強調每個批底都是倒模製造,薄餅大細均一。羅小姐不滿說,「佢咁講我仲嬲,好似講到我屈佢哋個批細咗咁。」記者接報到場採訪,量度有關薄餅尺寸,發現直徑只得11吋,並非職員所說的12吋。
必勝客網頁及外賣餐單均沒有提及薄餅尺寸,記者致電外賣熱線查詢,對方稱大批直徑12吋共有8件,普通批9吋共6件。記者並於上月18日到將軍澳中心必勝客分店購買一個千島海鮮大批及一個超級至尊普通批,量度後大批直徑只有11.2吋,普通批8.5吋。

記者到必勝客將軍澳中心分店外賣自取千島海鮮大批,經量度發現直徑只有11.2吋(右圖)。

回應稱師傅手勢不同

本報向必勝客查詢薄餅縮水事件,必勝客發言人沒有正面回應是否縮減薄餅尺寸,只稱各分店均會依照統一食譜及器材製作食品,確保所有食品味道、份量及賣相等均達既定標準,「講到尺寸好難講到幾大,每間分店嘅師傅手勢都唔同,可能會有小小差異,總之餡料同份量就一樣。」
中文大學巿場學教授冼日明表示,必勝客賣縮水薄餅變相加價,未有向顧客清楚表明,做法有誤導及欺騙消費者之嫌。消委會公共事務部首席主任蘇偉生也表示,「呃秤」違反《度量衡條例》。立法會議員李華明則批評必勝客此舉有違商業道德。

專家之言
倘無列明尺寸 消費者難追究

必勝客被顧客投訴薄餅份量縮水,這種變相加價的商業手法,消費者委員會及學者坦言難以追究,但也不應該讓食肆肆無忌憚,必須向食肆追究到底,或者選擇光顧其他食肆,以表示對這種手法的不滿。

應追問清楚

消委會公共事務部首席主任蘇偉生指出,若然食肆餐牌或單據沒有清楚列明薄餅尺寸的大小,消費者根本難以追究,建議巿民「唔好怕面懵」追問清楚,不要任食肆取巧:「須知道有食肆雖然冇加價,但就將貨就價,縮細啲份量,消費者其實可以問清楚,係咪縮咗水?」
中文大學巿場學教授冼日明表示,食物份量往往難以量化,一般巿民甚難追究,但顧客絕對有權不光顧,「等於你去一間餐廳食蝦仁炒蛋,上次食有10隻蝦,今次得5隻,你明明知道少咗,但因為間餐廳冇話明一碟有幾多隻蝦,所以都冇辦法,消費者惟有唔去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