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人可以有多少波折?導演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活了76個年頭,經歷過的波折絕對不是一部電影可以盛載:童年因戰禍致流離失所,成年投身劇團卻要扮兒童;在共產政權波蘭當導演;愛妻遭邪教虐殺致死;犯下非法性交罪逃離美國當通緝犯……起承轉合就如人生的四部曲,他把這些回憶化成其電影內的不同情節,是宣洩是控訴也是紀念。上月波蘭斯基到瑞士領取終身成就獎前被捕,現時他仍被扣押在瑞士,保釋申請又遭駁回,這會否又是另一個絕佳的電影題材?撰文:馮國康
《首部曲:納粹摧毀純真童年》
波蘭斯基性格反叛,多少與他的不幸童年有關。1933年8月18日,波蘭斯基生於法國巴黎,雙親都是猶太人。3歲時隨家人搬回家鄉克拉科夫(Krakow)定居,揭開其悲慘生活第一章。
1939年9月,希特拉(AdolfHitler)的納粹軍攻佔克拉科夫,波蘭斯基一家被送往克拉科夫的猶太人聚區(KrakowGhetto)。1941年,雙親被送往集中營,母親更死在毒氣室,一幕幕納粹殘殺猶太人的情景,成為其永不復原的創傷。
嚴重營養不良
波蘭斯基在父親安排下逃出鬼門關,卻展開一段顛沛流離的非人生活。他先後匿居於波蘭警員的秘密別墅之中,其後又獲醉婦收養,但均被遺棄,後來終獲一家農人收留。1945年,波蘭斯基在克拉科夫與父親重聚,不過多番折騰,令波蘭斯基嚴重營養不良,13歲時仍似6歲的小童。
其後父親打算再婚,但繼母不喜歡波蘭斯基,遂將他逐出門,安排他在附近一所房子寄宿。波蘭斯基變得反叛暴躁,又經常與流氓惡棍混在一起,猶幸他加入了兒童劇團,演藝天份得以發掘,他更憑嬌小身形多次於電影中扮演小童角色。1954年,他不理父親反對,毅然跑到羅茲(Lodz)電影學院主修導演課程,開拓演藝人生。
相關電影
《兩個男人與衣櫃》(TwoMenandaWardrobe,1958)
童年曾以買賣單車零件維生,有次被流氓騙到僻靜地方交易,慘被流氓用石頭打至頭骨爆裂,財物全被劫去。這原本成為其55年短片《Bicycle》的情節,可惜電影沒有拍成,結果在短片《兩個男人與衣櫃》中,有一名青年被人(波蘭斯基飾)用石頭活活打死,頭部浸在溪流中的劇情,正好是其遭遇的投射。
《鋼琴戰曲》(ThePianist,2002)
波蘭斯基將童年回憶投射在鋼琴家史標曼(WladyslawSzpilman)身上,片中波蘭淪陷後猶太人生活的點滴幾乎都是他的童年生活,就連主角獲游擊隊安排躲在不同地方保命,以及小童以幼小身軀穿過猶太區進行走私活動都是他的個人經歷。
《孤雛淚》(OliverTwist,2005)
改編自狄更斯(CharlesDickens)的名著,講述孤兒OliverTwist的悲慘童年,影片雖然加入了誇張的戲劇手法,不過骨子裏的孤兒生活以及當中的反叛,其實也滲入夫子自道的色彩。
《二部曲:才華洋溢偏鋒導演》
若讀者只看過波蘭斯基的得獎電影《鋼琴戰曲》,或會誤以為他是荷李活的主流導演。事實上,波蘭斯基的電影卻以顛覆類型愛走偏鋒見稱。波蘭斯基喜歡運用暴力、色情、變態、偷窺狂等內容,去揭示人性最黑暗、最脆弱的一面,讓觀眾進行自我反省。如他的成名作《水中刀》(KnifeintheWater,1962),當年在波蘭仍是共產政權的統治下,卻拍攝一套完全與宣揚政治無關的作品,已見其反叛。全片只有兩男一女角色,在狹窄的小船上度過兩日一夜,其間產生的情慾挑逗(seduction)、妒嫉(jealousy)、磨擦(conflict)以及閉室恐懼(claustrophobia),已足以令三人鬧得天翻地覆,結果電影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令年僅29歲的波蘭斯基聲名大噪,也加強他對相關題材的信心。
波蘭斯基性格偏執兼自尊心重,拍戲甚少聽從旁人意見,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波蘭斯基甚至會不擇手段,如失驚無神整蠱演員,又會無緣無故要求重拍,因此與他合作過的演員,多數鬧得不歡而散。他又多次與片中女角發展感情,三任妻子均曾擔任其電影女主角。
相關電影
《BreakUptheDance》(1957)
舉行學生舞會,波蘭斯基預先找來一班流氓搗亂,慌忙的學生被打得作鳥獸散,他則躲在暗角拍下實況,雖然營造出最真實、最突發的暴力效果,但伎倆卻非常卑劣。
《ToothySmile》(1957)
波蘭斯基電影經常滲入強烈偷窺色彩(Peeping),令觀眾不自覺墮入其預設的陷阱。片長3分鐘的《ToothySmile》講述男子從窗戶偷看女子洗澡的情景,看後讓人夾雜一份說不出的罪咎及快感。
《冷血驚魂》(Repulsion,1965)
波蘭斯基愛折騰演員,法國殿堂女星嘉芙蓮丹露(CatherineDeneuve)都不能倖免。她在片中扮演精神分裂的女子,波蘭斯基為了讓她的精神狀況逼至巔峯,竟禁止她於拍攝電影的8星期內發生性行為。
《荒島驚魂》(Cul-de-Sac,1966)
嘉芙蓮丹露的姐姐FrancoiseDorleac更糟,在片中不時要赤裸跳入水中,但波蘭斯基竟無故不斷重拍,冷得伊人雙唇發紫。
《三部曲:邪教殺妻身心崩潰》
波蘭斯基一生女人眾多,最令他刻骨銘心的要數第二任妻子莎朗蒂(SharonTate)。1967年,兩人在電影《天師捉妖》(TheFearlessVampireKillers)中結緣,翌年拉埋天窗,波蘭斯基曾說:「我歷經滄桑,不相信天下有這樣好的女孩。她美麗而不做作。她愛我。」
波蘭斯基與莎朗相處是他一生最快樂的日子,可惜也是最短暫。1969年8月8日,波蘭斯基身在倫敦籌備新片《DayOfTheDolphins》,懷有8個半月身孕的莎朗,則與友人在其位於洛杉磯塞洛大道(CieloDrive)的大宅舉行聚會,其間突遭不速之客襲擊,屋內人全部遭殃,死狀恐怖。莎朗更身中16刀,心臟、肺與肝都被刺穿,屍體被吊在天花板上,兇徒還用莎朗的鮮血在大門上寫上「PIG」字。
後來警方發現塞洛大道謀殺案與曼森(CharlesManson)的邪教組織「曼森家族」(MansonFamily)有關,殺死莎朗的兇徒是CharlesWatson,據悉莎朗曾為自己與腹中孩子向兇徒求饒,可惜兇徒仍狠下毒手。
愛妻的死令波蘭斯基受沉重打擊,他更認定當時不在莎朗身邊是一生的遺憾。他放棄了拍攝《DayOfTheDolphins》的計劃,亡妻的遺產他全沒認領,因害怕觸景傷情。
相關電影
《天師捉妖》(TheFearless
VampireKillers,1967)
全片以兩師徒決心到古堡殲滅殭屍,途中遇上女主角莎朗蒂,為親近美人,師徒更互相整蠱,波蘭斯基自薦參演莽撞的徒弟,動機昭然若揭。他與莎朗蒂戲假情真,有次波蘭斯基在片場問她:「願和我做愛嗎?」莎朗甜笑說願意,就是這率真性格打動大導演。
《魔鬼怪嬰》
(Rosemary'sBaby,1968)
拍攝荒誕、邪惡、性變態的戲是波蘭斯基的拿手把戲,《魔鬼怪嬰》更大玩邪教元素,撒旦強暴Rosemary一幕惹來極大爭議,電影上映後被天主教徒嚴厲譴責及杯葛。諷刺的是,其第二任妻子莎朗蒂正是被邪教組織殺害,死時更懷有他的骨肉。
《四部曲:非法性交流亡半生》
波蘭斯基透過電影展示人性陰暗一面,現實中他還親身示範。1977年,他獲成人雜誌《VogueHommes》邀請任客席編輯,四處物色美女拍攝性感照,偶然認識到13歲的SamanthaGailey(現為SamanthaGeimer)。
當時波蘭斯基得Samantha母親批准,邀請其女兒到洛杉磯穆浩蘭地區(Mulhollandarea)一間大宅取景,抵達後忽然遷移到好友積尼高遜(JackNicholson)的大宅開工。據Samantha口供稱,波蘭斯基先拿香檳給她飲用,再暗中放下藥物「安定」(quaaludes),令她神志不清。之後波蘭斯基強暴了Samantha,對她口交、性交及肛交,事後還送她回家,翌日被警方拘捕。
升級至外交風波
波蘭斯基涉強姦案轟動全球,他被控以提供管制藥物給未成年人使用、對13歲女孩施以猥褻行為、非法性交、使用麻醉性藥品進行施暴、性變態及性虐待六項罪名,若全部罪成,隨時被判監50年。波蘭斯基與控方達成協議(pleabargain),承認一項刑罰較輕的非法性交罪,換取在州立監獄監禁90天,並接受心理評估。他在齊洛州監獄(ChinoStatePrison)接受42天檢驗後獲釋,等待最後宣判。其間,法官突然推翻協議要加重刑罰及遞解他出境,波蘭斯基得知後即潛逃到倫敦,輾轉再到法國。
自此波蘭斯基不曾踏足美國半步,又盡量避免到與美國有引渡協議(extraditionagreements)的國家。03年,波蘭斯基憑《鋼琴戰曲》(ThePianist)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他也缺席,要由夏里遜福將獎座送到法國。不過,事件經過32年之後,波蘭斯基上月到瑞士領取終身成就獎時被當地警方拘捕,申請保釋被拒,現時仍被扣留在瑞士。其間波蘭及法國均曾以外交方面要求瑞士放人,受害人Samantha也為他求情,並要求撤銷控罪,不過加州檢察機構仍未就有關要求作出回應。
相關電影
《唐人街》(Chinatown,1974)
該片是波蘭斯基與積尼高遜首度合作的電影,故事講述曾於唐人街打滾的積一方面替人追尋通姦妻子的下落,一方面又勒索富翁。片中波蘭斯基更用刀破積尼高遜的鼻子,蔚為經典。二人因此片結為好友,波蘭斯基犯下非法性交罪的案發地點就是積尼高遜的大宅。
《黛絲姑娘》(Tess,1979)
電影上映後引起極大爭議,因為劇情跟波蘭斯基的非法性交案極之相似,甚至令人揣測他借電影去冲淡自己的罪孽。就如故事主人翁黛絲被父親送往莊園,最後被莊園主人雅利克(Alec)強暴,全因為其父的貪婪。
波蘭斯基小檔案
33年8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
36年:移居波蘭克拉科夫
39年:納粹德軍入侵波蘭,波蘭斯基被送往猶太人聚區
47年:於兒童劇團學藝期滿進入快樂劇團,並首次擔綱蘇聯劇《SonoftheRegiment》
50年:入讀克拉科夫藝術學院
53年:為羅茲國立劇院學生拍攝電影《ThreeStories》首登大銀幕
54年:拍攝電影《Generation》首次扮演成年人,入讀羅茲電影學院導演課程〈圖〉
57年:終完成首作《TheMurderer》,並結識首任妻子BarbaraLass
58年:憑《兩個男人與衣櫃》獲布魯塞爾世界影展短片第三名
59年:畢業於羅茲電影學院,拍成首部彩色作品《WhenAngelsFall》,同年與BarbaraLass結婚,62年離異
62年:拍攝首部劇情長片《水中刀》,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同年移居法國
68年:與莎朗蒂結婚,翌年喪妻
77年:被控非法性交罪成,在審訊期間輾轉逃到法國,自此被美國通緝
79年:拍攝《黛絲姑娘》,共奪三項奧斯卡技術獎
89年:跟艾曼紐絲娜結婚,育有一女一子
02年:憑《鋼琴戰曲》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圖〉
09年:往瑞士領取終身成就獎時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