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別處為文,談到系統性風險的問題:「為了救市,歐美政府將整個金融體系也攬了上身,將自己的血輸入垂死的經濟體系中,代價就是將系統性風險(SystematicRisk),由金融體系轉嫁到自己身上。所以,系統性風險並沒有消失,只是由Toobigtofail的金融機構,移到Toobigtofail的政府身上。」
政府背負系統風險
眾所周知,美國本已負債纍纍,金融海嘯後更百上加斤,早前奧巴馬亦提高未來的財赤預估。現時美國政府的負債佔GDP的87%,雖然比日本政府的200%低,但不同的是,日本政府雖然負債高,但民間的儲蓄長年累積仍然不少;相反,美國不單只是政府負債,民間整體也負債不少。美國全國上下的負債像毒品一樣,使全國上下都上了癮,不能自制,只會越食越多,越踩越深。
金融海嘯後,全球央行在無可奈何下,惟有繼續向美國貸款,但一般的市民便沒有那麼好彩,因為美國消費信貸持續減少,意味美國市民的負債毒癮可能要被迫戒掉,過程將漫長而痛苦,而且會繼續拖慢美國的經濟,減弱世界經濟復元能力。昨天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消費信貸按月減少120億美元,回復至07年7月水平,而且跌勢未有減慢迹象。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雖可繼續享受負債的毒癮,但情況未容樂觀。有論者說,只要美國政府有能力支付利息,即控制負債的利息在一年的GDP或稅收以下,便可以安枕無憂的繼續借錢。不過,連美國政府都清楚知道這是不可持續的,所以有論者認為美國會在奧巴馬第二任時(2012年打後)便開始加稅減開支,我卻對美國政府能否削減開支抱懷疑態度。
負債高逾GDP10倍
美國的負債,除了政府和市民之外,若加上未來的福利(SocialSecurity)和公共醫療負擔,負債佔GDP的比例便從87%(只計政府)和263%(只計政府加市民),大增至1012%(見圖)──即美國整體有形無形的負擔,是GDP的10倍有多。
當然,只要美國軍事政治實力仍然強大,便可以繼續借錢,沒有人知道甚麼是美國財政負擔的最後一根蘆葦,但美國的經濟前景實在不容樂觀。
最後借此機會感謝CSL支持健康空氣行動(CAN),發短訊鼓勵香港市民關心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短訊是「一個名字,一口健康空氣。支持健康空氣行動 http://www.hongkongcan.org爭取自由呼吸」。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