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被譽為羅馬尼亞獨裁者壽西斯古治下的良心文學家,把獨裁統治下的艱苦生活,用生動文筆揭露出來。她從沒想過會贏甚麼獎項,只是我手寫我心,對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發聲明說:「我感到很驚訝,至今仍然無法相信。我此刻真的不知說甚麼話。」
米勒由出生至成長,都過得陰暗。她1953年8月17日,在羅馬尼亞出生。父親是德裔人,曾當德國納粹黨衞軍。二戰後,母親被送到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勞改營。1973年至1976年,她在蒂米什瓦拉大學讀德文和羅馬尼亞文學,畢業後在一間機械工廠擔任繙譯員。但秘密警察看中她,要她替當局工作,她拒絕,結果工作不保。
個性硬朗的米勒,靠教幼稚園和向私人教授德語餬口,之後投身寫作。1982年推出處女作,是短篇故事《低地》,卻遭當局審查,要將手稿偷運到德國才出版。她在作品中批評壽西斯古,秘密警察經常滋擾她,甚至向她發死亡恐嚇,迫使她1987年隨丈夫瓦格納(RichardWagner)移民到西德。
在西德,她可全情投入寫小說、散文和作詩。1986年出版並於1989年繙譯成英文的《ThePassport》、2001年有英譯本的《TheAppointment》,都以一名女子遭秘密警察傳召問話下作背景,寫出她對共產極權的焦慮不安。儘管壽西斯古倒台20年,米勒依然以獨裁政權作背景,她解釋只因「德國的簡樸生活始終無法抹去我過往經歷」─遭極權迫害的經歷。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