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OurGlory-OurOldBoy,ProfCharlesK.Kao」高錕母校聖若瑟書院的學生前晚得知這個OldBoy獲諾貝爾獎,連夜上網搜尋資料趕製壁報,昨日貼出這句標語。舊同學稱讚他「好有義氣」,教職員形容他沒有架子。
1949年中共建政,15歲的高錕隨家人從上海來港定居,在聖若瑟書院讀中三。當時坐在他毗鄰的李文彬做夢也沒想到,這個害羞的上海仔會成為偉人,「佢係全班同學最斯文,聰明而懶,睇兩睇(書)就識。當時我哋連諾貝爾獎係乜都唔知,淨係覺得數理化成績好突出。」
中學時代的高錕行事一絲不苟,字體工整,為人謙厚隨和,閒時與大伙兒一起到荃灣遠足和游泳。聖保羅男女中學學生每天必經聖若瑟書院旁的大斜路,大伙兒就向女生潑墨,白色校裙變彩裙,弄得她們哭哭啼啼。高錕不阻止也不參與,但被校監一併抓到操場罰企。李文彬形容當時高錕「好有義氣」,縱使校監揚言把整班男生踢出校,高也沒有供出主謀,「佢口才唔好,仲有少少口吃,唔會亂咁噏。」
數月前曾見面「仲認得我哋」
高錕中六預科畢業就赴英升學,與舊同學經常聯繫。如今相識六十載,李文彬對他患上老人癡呆症感震驚,「好在佢有個好太太,寸步不離。」兩人數月前曾見面,當時高精神不錯,「佢照樣打網球、食嘢,仲認得我哋。」他打算與同學們往瑞典,陪伴高錕出席諾貝爾獎頒獎禮。
聖若瑟書院副校長陳永強憶述,校方06年籌款興建校舍新翼,高錕當時親自拿支票到訪,令他們受寵若驚,「佢完全冇架子,又話唔使見校長,擺低支票就走。」高錕出席該校開放日,更主動與學生一起吃小點和談天,「佢唔係只做表面工夫,剪吓綵就走人嗰種。」
該校中六生許同學昨佈置壁報,貼上高錕獲獎的消息。他認為高錕不為光纖申請專利,是對世界的無私奉獻,讓落後國家受惠,「從發明到攞獎有成四十幾年,佢唔計較錢、一路堅持、抱平常心,呢幾個因素加埋,可以令一個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