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甘乃威對女助理疑似性騷擾、求愛不遂、無理解僱事件,轟動一時。甘議員兩度公開交代,未釋眾疑。民主黨答應事主保密,啞巴吃黃連。實情未明,真相待查。民主黨已委託人權監察開展獨立調查,高層將討論如何處理。無論如何,甘議員的失誤接連浮現,不論他最後是否決定辭職,也值得他本人深思,更值得本地從政者引以為誡。
態度矛盾令人遺憾
誠信與守法是公民兩大基本道德標準,議員亦然。如果議員只是婚外存情,好感也好,求愛也好,或者只是一怒之下,依約解僱女助理,這些都只是個人癖好與家庭和諧的問題,純屬私德和家事,跟公共利益無關。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指出,議員必須向公眾披露個人生活,沒有私隱。此說未免過苛,缺乏法律常識。此外,就算議員有婚外情,這可能是道德、家庭、宗教方面的議題,但與他是否適任市民代表,毫無關連。
然而,如果議員非法解僱女助理,或者性騷擾女助理,或者公開撒謊說自己沒有求愛來欺騙公眾,或者先公開說自己與助理「只有」工作關係,後又說自己對助理有「好感」,那就會因為背棄誠信或知法犯法,而演變成公共議題,等同政治自殺。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性醜聞,已經給全球從政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和啟示。
時至今日,甘議員的態度是:否認指控,不願多講,自認暴躁,建議復工,只有好感,沒有求愛,表示歉意,尊重調查。此番態度,前後矛盾,令人遺憾。
如果甘議員自覺誠實,沒有違法,沒有求愛,心中坦蕩蕩,只有暗慕,沒有求愛,認為只是自己怒氣裁員,儘管激動,但完全遵章守法,那麼這只涉及他的個性風格,自可瀟灑面對,橫眉冷對千夫指,把事件的前因後果講個明白,堅守立場,處變不驚。既然如此,他又何需公開道歉?如有婚外情絲,只應跟夫人道歉,又何必邀請夫人作伴,召開記者會公開道歉?他要說明自己性格剛烈,跟夫人何干?他要夫人到場,能證明得了甚麼?既然自承性格剛烈,他又何必建議女助理復工?為何怯於輿論,前倨而後恭?更重要的是,為何他一開始不坦誠交代自己對助理有好感?該名助理究竟做錯了甚麼,讓他氣憤到即時解僱?一方面拒絕說明事實真相,一方面堅稱自己沒有犯法,另一方面又表示歉意,其基本危機處理能力,完全欠奉。
若是撒謊誠信掃地
如果甘議員非法解僱,或者性騷擾,又或者像譚香文所說,曾對女助理兩度示愛,或有默示愛意,那麼甘議員就是公然撒謊,欺騙公眾,茲事體大。如果查證屬實,誠信掃地,令人遺憾。親痛仇快,情何以堪?
民主黨一直是香港泛民的最大政黨,支持香港實行普選,推動內地憲政民主,以求真求善的精神,揭批六四慘案史實,反對中共掩蓋真相,對民主事業貢獻良多。許多市民期望包括甘議員在內的民主黨員,能夠以相同的求真態度和瀟灑作風,還原真相,面對事實。如有錯誤,坦白承認,不要一錯再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用考慮會否因而失去議席,不用考慮會否損害政黨形象,更不用跟總辭方案扯上任何關係。因為發現真相、坦承過錯、尊重人格才是政治人物的應有品德,而守護權力、標榜形象、無限上綱只是某些政客的權謀招數而已。
桑普
文化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