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舊生憶述 校長開明親民

中大舊生憶述 校長開明親民

【本報訊】16年前中大校慶,政治及行政系學生盧思騁衝上主禮台,向正在致辭的校長高錕抗議,事後校方「鷹派」主張開除這些學生,高錕力排眾議,頂住壓力。盧思騁順利畢業,成為環保界一員,現在回看,他說高錕開明包容的作風,原來十分珍貴,「嗰個年代大學仲好樸實,校長唔會好似CEO咁去run一間大學。」
畢業後曾任職綠色和平的盧思騁說,當年校長跟校內「活躍」學生定期聚餐交流。所謂活躍學生,通常是學生組織代表,很多時與校方就校政等問題對着幹。

與學生一起吃碟頭飯

那一年,高錕跟他們在人山人海的學生飯堂吃碟頭飯,是少有的親民校長。盧思騁說,現在回看,並非每位校長都可以這樣,「(面對學生抗議),佢嘅下一任就可能黑口黑面拍枱拍凳。」
高錕任內,中大學制被迫「四改三」。中大副校長楊綱凱昨日說:「我們一班師生到立法局前坐下,高教授有親身帶隊。」高錕在自傳《潮平岸闊—高錕自述》中曾批評,四改三是「愚蠢的官僚決策」,扼殺了多元的高等教育。
蔡耀昌是當年中大「四改三」高層小組的學生代表,當時的學生會動員同學到中環遮打花園靜坐,高錕特別到來聲援。後來中大推出彈性學分制應付四改三,就是高錕提出的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