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開心,好為他們高興。」本身同樣有從事核糖體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黃錦波,對於約納特三人獲諾貝爾化學獎感到慶賀,指三人的研究很重要,除了解開「蛋白質工廠」之謎,也可助研發更有效的抗生素。
「你想明白一架汽車是如何運作,就要打開架車,睇吓車入面嘅結構同零件。」黃錦波指核糖體在細胞內製造蛋白質,三位得主找到核糖體的三維結構和功能,就可應用來設計對付細菌的抗生素,將細菌的核糖體「關掉」,令細菌的細胞生產不了蛋白質,這樣細菌就會死亡。他又指出,由於細菌和人類的核糖體不同,掌握核糖體的三維結構,就可開發可殺細菌核糖體而不傷人的抗生素。
曾訪問中大「好好人」
人類現時有很多不同的殺菌抗生素,但細菌產生抗藥性的速度令人擔憂,所以需要新的抗生素。三位得主都研究了一些結構,展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依附在核糖體上,有些堵塞蛋白質離開核糖體的通道,有些阻止氨基酸之間產生新的鍵連,有些令DNA密碼轉成蛋白質時出現誤差,從不同途徑殺菌。多家公司已利用這些結構去開發新式抗生素,對付高抗藥性超級細菌,部份正進行臨床測試。
黃錦波說,約納特和拉馬克里希南都曾訪問中大,進行學術交流。他說,兩人跟「很多頂尖科學家一樣,好好人,無架子」,近年他私下預測諾貝爾獎得主,都希望三人得獎。
本報記者/諾貝爾獎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