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銀行昨首度公佈「新興市場滙豐新興市場指數(EMI)」,集合13個國家逾5000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最新數據顯示,第3季EMI由第2季的50.7升至55.3,反映新興市場第三季產出增長強勁,預示第四季將進一步改善。
13個新興市場中,中國內地和印度出口量都在第三季回復增長,內地更錄得07年第二季以來最強勁增幅。滙豐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受惠內地刺激經濟措施,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內地下半年經濟增長可達9%。
滙豐環球研究亞太區高級經濟師范力民表示,新興市場免疫於經濟雙底衰退(double-dip),關注的應該是通脹問題,由於資產價格上升,中長期而言將構成通脹,可能要透過貨幣升值來緩解壓力。
滙控擬加大新興國投資
金融海嘯威力逐漸減退,新興市場復蘇遠較已發展市場為快,滙豐控股(005)主席葛霖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集團計劃加大對新興市場的投資。外電報道,滙控有意於今年內增持越南保險BaoVietHoldings股權,由目前持股10%增至18%。
葛霖又指,經濟最壞情況已過去,但仍要保持審慎,市場仍有眾多不明朗的風險。滙豐有意放慢已發展國家的發展步伐有迹可尋,外電引述滙豐台灣和日本管理層分別指出,集團並不急於在台灣進行收購,未來一年在日本新增分行的可能性亦不大。不過,葛霖否認滙控「撤走」倫敦,他強調,倫敦仍是集團的主要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