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日的大滙演,唯一的意義是示範了何謂媚俗美學。當今世上,只有中國有本事鋪排出如此盛大場景的群眾秀,這是連共黨國家都已失落的力量,將來恐怕是懷舊的資本。
陶傑說香港的花車「娘爆」,是愛之深責之切,罵香港丟人現眼。但正是香港花車這般格格不入,可看出香港還是沒能成功滙入中國美學系統裏。真正的「娘爆」,可是我們祖國的遍地方陣。香港人嘗試依規矩辦事,遵循大國遊戲規則,但明顯領悟力不夠,盲目趨附落得失禮。
是的,國慶日的愛國教育,讓我們明白,祖國是祖國,香港還是香港。那些內地同胞聽來深有共鳴的歌曲,我們又知道多少?各種形形色色的句式與格調,更顯出兩者的距離。但這七百萬人,在十三億人海裏,又算甚麼。所以在這種大國場面,香港的出場注定寒寒酸酸不成樣子。即使你看出,它已經很努力。
這場豪秀,首先說明了中國的排場,就是要用自己的美學來制訂遊戲規則。不論你多麼厭惡,也無法別過臉,而歐美各國的大老闆,肯定都要看個清楚,從此修正自家的對華政策。
從香港角度看(也惟有香港角度才令事情不一樣),不免有點難過。坦克車駛過天安門廣場,其榮其辱其哀,我們都心中有數。城樓上交頭接耳、雙頰通紅的領袖,我們認得幾個。這一幕只說明,祖國距離我們很遠。然而就是這個距離,令人安心:好彩我地仲識得乜叫娘同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