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共刻意營造黨內團結假象,讓人以為江澤民和胡錦濤的權力鬥爭,已因胡在位七年而淡化。若非中共四中全會及建政六十周年,相信胡的共青團系統(團派)和江的「上海幫」(太子黨)的分歧,以及黨內出現兩個權力中心的問題,絕不會徹底曝光。
○二年中共十六大,胡錦濤從江澤民手上接過中共總書記,卻沒接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可說只接了半支棒,而當時九名政治局常委,有六人屬江系人馬,為日後江、胡權鬥埋下伏筆。
雙方第一次交鋒是○三年沙士危機。當時,胡錦濤與溫家寶的關係,比今天密切很多,兩人主張不再隱瞞疫情,動員全國力量防疫救人,但受到江的抵制,胡溫只能乾着急。後來疫情太嚴重了,江澤民才作出妥協。江澤民當時錯估形勢,第一次交手便敗下陣來。
雙方第二回合交手是陳良宇事件。前上海市委書記政治局委員陳良宇,自恃是江澤民身邊紅人,不把胡溫放在眼內,在政治局會議上質問力主宏觀調控的溫家寶,若宏調失敗,上海受到打擊,溫應該下台。此後,胡溫欲除之而後快,終找到突破口「上海社保基金案」,將陳良宇拉下馬。胡錦濤雖勝一仗,但無法享用勝利成果,上海市委書記遺缺先落在習近平手上,習調升中央後,再由俞正聲繼位。習、俞都是太子黨,也是江澤民人馬。
兩回合交手,胡錦濤雖險勝,但並沒動搖江澤民根基,更無法鏟除上海幫,因此,○七年中共十七大,胡錦濤不僅無法在最高領導層安插親信,九名新的政治局常委,江系仍佔六人。更甚者,內定下屆總書記接班人,竟非胡錦濤刻意栽培的李克強,而是太子黨習近平。顯然,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輸得很慘。
近日,隨着四中全會逼近,兩派攻防戰也進入白熱化。江澤民急於造成習近平接班的既定事實,想讓習近平按照胡錦濤當年的接班模式,在四中全會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三年後正式接掌軍權。但江的如意算盤,似受到胡錦濤抵制,為逼胡就範,江系在會前猛攻團派,胡的親信、新疆區委書記王樂泉就因新疆事件而受到批評。雖然胡錦濤擋住江的壓力,拒讓習近平在四中全會接任軍委副主席,但無法阻止江澤民在建政六十周年高調亮相。
江澤民此舉,無論是向胡錦濤示威,還是告訴世人他仍大權在握,都預示着,中國的權鬥政爭將表面化,甚至越演越烈,直至分出高下為止!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