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8年歷史的諾貝爾獎,今天(周一)起陸續公佈年度得獎名單,諾貝爾基金會在揭曉獎項前夕,選出歷來最受尊崇的三位得主,包括美國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和「加爾各答天使」德蘭修女(MotherTeresa)。
馬丁路德金是1964年和平獎得主,1963年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經典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宣揚平等、反種族歧視之聲,迫使時任美國總統詹森(LyndonJohnson)翌年簽署民權法案。1968年4月4日,年僅39歲的馬丁路德金被種族主義分子暗殺,令全美125個城市爆發前所未有的黑人抗爭浪潮。
和平是人類首要問題
愛因斯坦憑「光電效應」,即狹義相對論學說,1921年獲得物理學獎。相對論是人類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愛因斯坦既是偉大科學家,也是和平主義者,他目睹兩次世界大戰對人類文明摧殘後,強調和平才是人類首要問題,1955年逝世。
德蘭修女是生於馬其頓的阿爾巴尼亞裔人,12歲起感受到天主的召叫,18歲加入愛爾斯一個修會,沒多久就到了印度服務。
德蘭修女1949年在加爾各答創立仁愛傳教修女會,救助孤兒、窮人、老人和麻風病者,又創辦50多間學校、醫院、濟貧所、青年中心和孤兒院,197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97年病逝。
新華社
諾貝爾獎公佈日期
今天(5日) 生理醫學獎
明天(6日) 物理學獎
後天(7日) 化學獎
周四(8日) 文學獎
周五(9日) 和平獎
下周一(12日) 經濟學獎
文學獎或由詩人奪得
諾貝爾獎今天起揭盅,外界估計和平獎得主可能是傳統和平締造者,文學獎得主則可能是詩人或西班牙作家,一些科學新理論則有機會問鼎各項科學獎。
研究人員估計生理醫學獎得主,可能是發現有「生命時鐘」之稱、可引發衰老和癌症的染色體終端酵素端粒酶(telomerase)的美國專家,也有可能是發現即時監測腦部氧流量的磁力共振圖的日本代表。
化學獎則可能是瑞士發明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有助了解DNA形成及修補方法的美國研究。英美共同發現有助製造「隱形斗篷」的負折射,德國與奧地利的量子交換研究,都有機會獲得物理學獎。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