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10月中後買貨良機 - 譚紹興

投資學堂:10月中後買貨良機 - 譚紹興

一個經常被市場認為是股災月份的10月又來臨了,雖然在歐美市場曾有不少專家以過往大跌市的統計,顯示10月份並非股災最常出現的月份,可是10月份卻常有令投資者難以忘懷的驚心動魄場面出現,正如去年10月,港股便在10月27日單日狂瀉1602點,是97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單日跌市。同時,港股歷來最厲害的5次單日跌市,有3次也是在10月份出現,故今個10月,大家還是打醒十二分精神!
10月份雖然是一個兵凶戰危的月份,但有勇氣在10月低位買貨的朋友,其隨後的回報頗為不俗。例如在97年10月股災及87年10月全球大股災等日子,投資者若能在10月低位吸納,只要持貨數月,已有一定回報,反映10月低位是一個入貨良機,尤其是吸納一些平日「死都唔肯跌的優質股」。
另一方面,筆者察覺在過往多年,10月份的低位,往往在下半個月才蒲頭,月初買貨大都是較危險的時刻,故欲在10月趁低吸納的朋友,不用太心急,不要在月初時即撲入,否則可能有排驚,捱不過這個股災月,所以不妨等至月中之後才部署。

A50跌得重升得多

至於在10月份股市一旦急挫時,又應該吸納哪些股份?筆者過往在大跌市時,大都會單單吸納「水泡股」,即最優質及具實力的股份,因為這些股份最經得起大風大浪。可是事後察覺,這類水泡股雖然隨後有不俗的升幅,但卻不及其他質素略為遜色的股份。
究其原因,由於不少投資者皆知道那些是優質實力股份,值得趁低吸納,所以在大跌市時,這類水泡股的跌幅相對較小,跌得小,自然升幅亦較小。反而其他質素較遜色的,其跌幅往往較巨,其反彈力度也較強。故在10月,一旦出現大插插場面,筆者雖然仍會買一兩隻水泡股,但卻不會忽略一些資源股,以捕捉牛市二期的升浪。
除了個別股份外,在大跌市時趁低吸納一些與指數相關的ETF,例如盈富基金(2800)、安碩A50中國基金(2823)等,也是一個不俗的策略,因為當大市止跌回升時不會冇佢份。在眾多ETF中筆者會考慮A50中國基金,因為A股一旦調整,其幅度往往會較大,正如去年10月,其跌幅差不多是全球之最,而隨後的升幅也較高。
申報:作者持有盈富基金(2800)
譚紹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