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P&G)業務遍及全球,品牌數目眾多,惟寶潔香港及台灣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雷邁士(MaxRangel)接受訪問時表示,在寶潔龐大架構下,支撐着整間公司的使命只有一個,就是改善人的生活(improvepeople'slives),每件產品的產生,都是為了令大眾活得更健康、更舒適。
記者:陳韻妍
雷邁士指,所有寶潔行政總裁都同意「改革創新是寶潔生命之源」,寶潔每年都會斥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作研發開支,除推出新產品,亦會不斷改善原有產品,「十年前在美國,我負責推銷一隻效用良好的洗潔劑,十年後在香港,我還是做相同的工作」。
寶潔旗下產品可分為美容與個人護理、房屋、醫療保健、嬰兒與家庭,以及寵物照顧五大類,當中美容及護髮產品在本港市場佔有率均超過五成,潘婷更是全球銷量最佳護髮品牌。雷氏指,寶潔的目標就是改善人的生活,因此他希望看見消費者頭髮有改善及嬰兒早上沒有尿床,這就是寶潔推出各種產品的最大原因。
街訪家訪了解消費者所需
為深入了解消費者喜好及生活所需,寶潔的客戶業務拓展部每周最少進行一次街訪,到萬寧、屈臣氏、百佳或藥房等商舖詢問消費者意見,產品研究員亦會隨行,雷氏間中亦會參與。事實上,在訪問前一天,雷氏便落區巡視了四間商舖,他認為,與消費者溝通及接觸會帶來靈感,有助研發新產品。
除街訪外,寶潔亦會到咖啡室,甚至到消費者家中進行訪問。雷氏稱,例如品客薯片(Pringles)代表歡樂與聯誼,因此寶潔員工不僅在冷冰冰的會客室研究品客薯片的資料,亦會到酒吧或咖啡室等充斥着歡樂氣氛的場合,親身訪問年輕人對品客薯片的看法,「每次聽到消費者讚賞我們的產品,我都會十分開心,更令我以在寶潔工作為榮」。
營造員工開心工作環境
寶潔除與消費者保持緊密接觸外,對員工亦相當關心。雷氏指,為營造開心的工作環境及文化,增加員工對工作的熱誠,董事總經理沒有獨立辦公室,要與員工在同一個範圍工作。
了解需要
先「冧」港女性 再強攻內地
近年中國發展一日千里,許多歐美企業都遠道到內地拓展商機,在香港佇立22年的寶潔,亦有意借助在港多年的營商經驗,進一步擴展內地業務。雷邁士坦言,若能滿足香港女性消費者需求,將有利該公司5年後強攻上海、北京等城市。
雷氏表示,香港在亞洲的地位舉足輕重,在這裏發展有助提高品牌知名度,若能滿足香港女性消費者需求,5年後積極發展上海、北京等城市時,將沒有多大困難。
金融海嘯重創香港零售業,惟寶潔推出一些高質素但價格相宜的產品。雷氏稱,很多抗衰老產品品牌,但不是普通人可負擔得起,這是寶潔去年推出Olay新生高效緊緻護膚系列的原因。
理念相近
憑勝利決心 聘正直高層
寶潔業務涵蓋護髮、育兒、醫療保健、美容,範圍廣泛,令雷邁士亦甘願放棄家族生意,轉投寶潔懷抱,「爸爸想我繼承父業,但我最終選擇到寶潔工作」。
被問及加入寶潔經過,雷氏至今仍歷歷在目,「畢業那年,寶潔在學校舉行招聘會,負責招聘的寶潔經理只帶備三張講稿,其中一張列出公司的價值觀,分別是信任、正直及勝利的決心,我覺得『勝利的決心』這個觀念與自己的理念相近,遂決定加入寶潔」。
不經不覺,雷氏在寶潔已經歷19個寒暑,曾管理嬰兒產品、女性用品、護髮產品等,「我留下來是為了感受管理不同產品的經驗,亦可到不同地方工作,增廣見聞」,這些閱歷都是經營家族生意不能得到的。
現今新一代經常被僱主批評為工作態度不認真,雷氏遂勉勵年輕人,「要揀選一份讓你充滿熱誠及熱愛的工作,你就會認真」。
寶潔小檔案
上市編號:PG
上市日期:1950年3月22日
市盈率:15.8倍
每股盈利:3.58美元
息率:3.1厘
市值:1656.5億美元
已發行股數:29.19億股
上周五收報:56.75美元
寶潔里程碑
1837:WilliamProcter及JamesGamble創立寶潔,初期只售賣肥皂及蠟燭
1887:首創利潤分享制度,透過派發公司股份予員工,增加員工的歸屬感
1924:成為首家向顧客提供詳盡市場研究報告的公司
1941:為首批成立消費者關係委員會的公司
1952:成立寶潔基金,為全球慈善團體籌募經費
1955:與印度大學聯手研發Crest牙膏,為市面上首隻含氟化物(fluoride)產品,可有效防止蛀牙
1961:首創Pampers嬰兒紙尿片
1984:首次打入「100家最適合打工的公司」排名榜
1985:收購個人健康護理產品製造業Richardson-Vicks,拓展健康護理業務
1987:進軍香港市場
2002:開拓女性市場,在拉丁美洲推出廉價Naturella女性用品
2003:收購護髮產品公司Wella
2005:收購吉列(Gillette),控制全球四分三剃鬚刀及剃鬚泡沫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