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5隻新股都一上市就潛水,但樓市就相當硬淨。上個禮拜又聽聞凶宅成交個案,今次仲係豪宅嚟。股市好,新股自然旺,新股旺投資市場氣氛好,個個股市賺到錢就轉投樓市,好啱邏輯。相反港股跌幾日先彈一日,新股又接連潛水,但樓市仲有價有市,究竟係咪一個常規?
敏妮就做咗個非正式research,翻查06年至今嘅新股往績,連續5隻新股上市首日跌破招股價嘅情況,真係冇見過。頂多都係舊年6月初時,特步(1368)、建業地產(832)同寶勝(3813)上市時,試過「串燒三兄弟」,其他頂多連續兩隻新股跌穿招股價。
不過以當時整體新股表現嚟做參考,比較同一時期嘅樓市。舊年連環3隻新股潛水時,按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同期都係連跌幾個月,之後冇乜點升過。當然舊年金融海嘯,尤其9月後,百業蕭條,敢入市嗰啲人,同沙士入市嘅人一樣,有膽識兼有本錢,抵佢賺。
睇歷史 各有前因
睇埋07年,個市最弱應該數到年底時,由中外運(368)上市當日即潛水起,幾乎隔一隻新股上市首日就潛水。同期嘅樓市相反,升唔停。當時息率低企,加上投資者憂慮通脹,唔少將喺股市度賺到嘅,先套現鎖定回報,再轉戰樓市。好合敏妮之前嘅邏輯推論。
不過06年又係另一個故事。當年5月24號至7月5號期間,總共有8隻新股上市,一半上市首日即潛水。不過當年唔係啲錢流咗入樓市噃,樓市冇升反而跌到年底。睇番當時嘅報道,話股市波動,影響投資者買樓意欲,加上世界盃效應,少咗人睇樓。
然則家陣樓市嘅旺勢企唔企得穩,真係點估都得,反正實有解釋理由。
溫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