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諳泳術的18歲少年,與朋友在港島石澳泳灘通宵燒烤歡度中秋後,昨日清晨跑下水中玩衝浪,其間一個大浪過後,青年被捲出大海,同行友人慌忙報警,救援人員到場展開海陸空搜索,但搜尋竟日全無發現,恐怕凶多吉少。其家人晚上在現場拋西瓜及撒溪錢,希望盡快尋回失蹤者。
記者:胡恩宏 文兆麟 黃偉民
失蹤少年盧兆昌,前晚趁中秋佳節,相約十多名小學同學和朋友,一起往石澳泳灘賞月玩樂,他們通宵燒烤聊天,其間朋友陸續離去,至早上只剩下盧和另外兩名姓謝(16歲)和姓陳(17歲)朋友。據稱,昨晨7時半左右,當時海上非常大浪,沙灘上除了他們三人外,另有一批十多人的年輕人,而救生員當值時間是朝9晚6,所以未上班。盧和其中一名友人突然興之所至,留下一人在沙灘看管東西,他們便奔下海中嬉水。
出動直升機助搜尋
由於盧不諳泳術,朋友亦只是稍懂水性,因此兩人只站在泳灘對開第5個浮波旁邊,水深及胸的位置嬉水,他們迎着大浪玩衝浪遊戲。據事件中逃過大難的少年表示,當時一個大浪撲來,他一手捉住阿昌的手,免他失足跌倒,但第二個大浪撲至時,他們則意外鬆開了手,阿昌隨即被捲走。
友人見阿昌被捲走,手足無措,立即奔回岸上向其他人求救,有人即時報警。水警和消防員趕到現場展開搜救行動,分別派出水警輪及蛙人在海上搜尋;同時,政府飛行服務隊也派出直升機在上空協助搜尋失蹤少年位置。
據消防潛水組高級隊長陳文輝表示,他們派出的潛水隊由事發至晚上共出動13次,每次兩人一組潛下海中35至45分鐘,搜索範圍在盧失蹤位置方圓150米乘200米。陳指出,根據經驗,一個人遇溺的第一個小時內,人是會在水的中央位置載浮載沉,而昨日因為水底的沙被東風刮起,水底的視野只有約一呎,蛙人在水中搜尋時只能用手摸索。陳文輝又指出,昨事發時吹東風,大浪會在離岸約2.5米處突升高,然後由水底捲回,形成捲浪效果,對泳客構危險。
失蹤少年盧兆昌來自單親家庭,父母在他5歲時離異,他和小兩歲的弟弟由母親獨力撫養成人,一家人靠綜援維生。阿昌在中二時一度輟學,最近才重返校園,目前在長沙灣一間夜校就讀中三。昨日事發後,阿昌母親接獲通知趕到石澳海灘,得知兒子凶多吉少,一度情緒激動軟癱倒地上,要由救護車送院治理。
親人到現場拋西瓜
至傍晚6時15分,阿昌母親、胞弟和姨丈姨媽,帶同香燭衣紙、兩個西瓜及阿昌一些衣服,返回石澳海灘找尋失蹤者,其間不斷高呼:「阿昌返來啦!」之後向海上擲下西瓜和衣服,希望早日尋回阿昌。搜救人員會通宵在現場搜尋。
另外,消防蛙人昨日在石澳進行搜索期間,由於海上非常大浪,救生員在泳灘掛起紅旗,並用揚聲器呼籲泳客不要下水,但不少泳客置之不理,繼續衝浪嬉戲。
少年石澳泳灘遇溺失蹤示意圖
特稿
芭瑪影響 港東南面大浪生意外
本港昨日先後發生多宗海上事故,包括少年遇溺失蹤、老婦遇溺命危、釣魚郎怒海餘生,以及另外幾宗意外的發生地點,都在香港的東南面海岸。天文台當值科學主任陳兆偉解釋,這是受到呂宋島以北、台灣以南近日出現的颱風影響,以致香港東南一帶海域如石澳及東龍洲,海面都出現波濤洶湧,同時海底亦出現驚人暗湧。
海浪與潮汐漲退有關
陳兆偉稱,本港昨晨吹的是東北偏東風,海面風力8浬,其實風力不算大,但海上則大浪滔滔,主因是呂宋以北、台灣以南、形成的一股強勁東北風(颱風芭瑪)所致,烈風將水流不斷向香港東南面推進,石澳、東龍洲及蒲台島等海域,遂出現海面大浪而海底暗湧強烈的海潮現象。
另外,港九拯溺員工會總幹事郭紹傑亦表示,海浪強弱亦與潮汐漲退有關,早上潮漲海浪會加強,加上昨是中秋節(農曆十五),潮浪就更受月球牽引,令海浪進一步加劇。對於一名少年昨晨在石澳遇溺失蹤,郭紹傑認為,不諳泳術加上身體情況欠佳的人士,莫以為站在只到腰胸水位岸邊嬉戲撲浪就不會有事,以昨日暗湧強烈的海潮情況而論,一個大浪捲上岸邊,接着浪濤回捲,所牽動的力量不容小覷,隨時將人捲進海中。
本報記者